不支持Flash

《植龛》魏立刚书象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02:5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 深红

  魏立刚是书法艺术家,更是对传统规则的叛逆者,在他的作品中,即可以看到对中国书法本质精神的坚持,同时还可以察觉到他从书法内部展开的革命。2007年3月4日,魏立刚书象艺术展《植龛》在中国美术馆开幕,那些深深浅浅的抽象水墨字画与同期展出的《美国艺术三百年》的作品在美术馆大厅中辉映成趣,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艺术评论家殷双喜以及各界艺术名流纷纷出席开幕仪式并为展览致词和发表评论。

  魏立刚最早从事数学,在

南开大学教授数学。不过很快他便醉心书法艺术,走的是草书加大篆的路子。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他的“魏氏魔块”和“立刚图例”与中国书法的现代探索趋势联系在一起,这确定了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标准。魏立刚在艺术上所做的追求,不是风格的确立,而是对书法观念的崭新阐释,特别是建立书法与自我、书法与文化认知和书法与视觉文化形态新的关系。在魏立刚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汉字的迷恋。抽象的作品看上去是采取了“解构主义”的方式,但在“解构”的同时,他做了“再结构”的工作。在传统的书法中,文字是现成的堆积,是顺手拈来的“历史积淀”,其具体的社会意义只有在他们特定和具体的上下文中才得以存在,而魏立刚的作品中,文字内容是名不见经传的、个性化的生命碎片,作品破坏了传统的结构机制,但创造了一个松散朦胧的平行结构,汉字个体的单向信息在这个空间里与其他个体交融和扩展,构成了关于字义的新的寓言或
神话
,在我们面前,魏立刚呈示了一个既富观念价值又富视觉价值的新书写文本。

  魏立刚作为中国现代水墨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把他的作品放到中国当代艺术的背景中去观察或许能更好理解。21世纪中国艺术的许多重要发展趋势都与汉字书写有关,旅居海外的艺术家徐冰可能是最早最突出的代表。而魏立刚和他的“书象”艺术一样不可端倪,且让观众等待下一步他会如何构建新的神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