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数码产品之魂:只求本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0日 02:3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朱近野

  专栏记者,现居北京许多男人在他们的个人网站或是blog上罗列自己的爱好时,总不会忘记“数码”这一条。在日常交际中,他们也时常在这个话题上滔滔不绝。DIY的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乃至与数码沾点边的相机、音响,仿佛都是男性化的主题。与之相比,女人在这方面的兴趣仿佛较少且较肤浅,在不少人眼里,女人永远只会根据外观来挑选数码产品。

  比如有人在论坛上发帖求助,所用的标题就是“请大家帮忙推荐一款适合初学者或者女孩子的相机”,你看!

  对此,有许多漫不经心的解释,诸如女人不愿意费心思去研究数码产品的用法,或是数码产品适应男人的理性思维之类。但至少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种论调实在站不住脚。

  男人将数码爱好引以为荣,可它的门槛实在非常低。无论是对电脑机箱、

散热器,还是
数码相机
,大多数人都只是能复述厂家资料上的一些数字或描述,然后想象出一种高低序列,对“顶级/高端”的期盼与对“低端/入门”的不屑共同构成了这种“爱好”。从这点来看,反倒不如女人买衣服时的爽快。更何况现时代的数码产品,操作之简易已经足以令人惊叹了。绝大多数造成使用不便的设计,都被视为瑕疵、bug,在下一版中会被尽力除去。无论谁,只要接触过其中若干种,大致明白其功能,哪怕没有说明书,都能够粗通应用。如果说真有使用障碍,那也无非是像nikon相机说明书那样滥用让外人不明所以的术语却懒得说明其基本原理的情形。在它面前,无论男女,人人却步。除此之外,还真找不到什么例子能够说明

  身处上述这个层次的家伙大概只能被称为“数码Fan”。在这类“爱好者”之上,是数码“御宅族”与Geek。前者来自日文中的“Otaku”,千万别以为这是说这伙人整天闷在家里鼓捣一些奇怪爱好,实在是因为他们不擅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通常只是在网络上偶尔攀谈,此时彼此所用的称呼礼貌而保持距离———“Otaku”———“御宅”,对应中文,大约是“您家”+“足下”的混合吧。

  大体上,御宅族仍与Geek有着一定的区别:如果说御宅族往往把热情投注到收藏、整理等等方向,经常会轻易抛出某产品极其详尽的世系表,或是对漫画人物关系倒背如流。那Geek通常就是榨干这些产品最后一滴汁水的狂热分子。他们紧盯最新的技术进展,各显神通,不厌其烦地详尽测试,或是探索能让东西变得更好玩、更强悍的秘诀。

  真正难倒人的问题是:在御宅族与Geek之中,确实甚少见到女人。以至于御宅族的另一种译法是“御宅男”。 到底是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全身心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呢?还是男性的探索欲望更为强烈?

  对此我暂时不能回答。不过从反面来讲,女人容易注意到的一些地方,在男性的眼里被忽视,倒是很普遍的事情:例如操作手感、外观设计的协调程度、使用流程是否合理……像这样光靠罗列参数根本无法判断的地方,几乎随便找一个女人,都可以轻易地提出见解。男人们常常无比熟悉数码相机的操作与性能,却无法理解怎样的事物是美,怎样是不美,以至于出名的相机论坛上永远充斥着无数平庸又僵硬的照片。相反地,出色女摄影师或女设计师在行当中所占的比例,要比这些论坛高上许多。

  数码产品自身的变化趋势也是如此。近年来,各个厂家仿佛不约而同地越来越重视产品设计(而非仅仅是性能)的提升。Apple,SONY,三星……一家跟着一家,风格越来越相似。在以往,这些新产品可能会被看成是“专属女性”,但新世代的消费者好像根本不考虑这个问题,对他们而言,讨论某个设计是男性化还是女性化实在幼稚,重要的是无穷创意推动的新设计能够让自己内心受感触。面对这种情况,我不得不说,无论是御宅族还是Geek,都不再能够完全代表“热爱数码产品”了。

  有时,数码产品的灵魂是用数字无法直接描述的。某公司曾经推出一款

液晶显示器,分辨率高达3840×2400,这足以说明其性能,但是如果不亲眼去看一看它的实物,你无法想像翠绿的树叶和柔美的丝绸,能够在人造的器物之中变得栩栩如生。这种瞬间就能传递的感动或震撼,仿佛佛门禅宗的所谓“明心见性”。假如能够拂去商家为了生意而设置的重重噱头,能够排除让人迷失方向的数字游戏的干扰,能为我们生活中提供越来越多乐趣的数码产品,难道不是不分男女,只求本心吗?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