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从利率动向看出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15:43 新浪财经

  对大部分投资人来讲,利率的意义在于:第一,代表各种可以支付利息的证券的安全性、投资报酬率以及相关的税赋规定等;第二,藉由利率来探知经济的状况以及目前金融市场的情形。

  当我们想透过利率来了解经济状况的时候,通常会注意三件事,也就是利率目前有多高或多低、利率的动向趋于上升或下降,以及主要利率之间的差异有多大。最后一项通常被称为“价差”(spread),就像垃圾债券和投资等级的债券之间,就存在着价格上的差异。

  利率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可以让我们知道目前经济成长的力道,以及联储会的立场。在正常的状况下,利率如果下降,就表示经济正处于衰退阶段,或刚走过萧条,正要开始翻身,而联储也试着要激励经济成长。这表示经济可能会好转,因此通常对

股票市场来说,是个很强的利多讯号。相对的,利率如果上升,通常就表示经济表现强势,正处于高峰状态。这显示投资人和企业都在借钱。在大多数的状况下,投资人会借钱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未来的市况感到乐观,并且认为能够轻松地偿还融资。未雨绸缪并不是美国人的作风,相反的,当经济情况很好的时候,人们会多花钱、多借钱,这才是美国经济的特性。

  那么,利率要多高才算高呢?通常很难说。在80年代初期,利率水平上扬到美国南北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银行的基本放款利率高达22%,而30年期政府公债的利率也达到14%。而接下来的十年里,利率虽然有涨有跌,但基本的趋势则是下滑的。显然,由于利率不可能跌到零以下,因此利率不断下跌的想法虽然迷人,但却无法永远持续下去。不过,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从90年代初期到中期,利率水平虽然是往下掉,但和50年代比起来,则仍然算是处于高档。也就是说,看起来很高的,其实也许很低;看似很低的,却可能很高。

  不管是经济学家或是一般投资人,都可以从这里学到一点,那就是在80年代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债券市场的投资人,不应该认为自己经历的只是个寻常的阶段而已。事实上,对债券投资人来说,80年代可说是本世纪的黄金十年。

  另外有个办法可以判断多高才算高,多低才是低。我们在看利率水平时,可以把通货膨胀的因素扣除。也就是根据通膨因素调整后,看看债券的利率是多少。我们把通货膨胀率从债券值利率(Bond Interest Rate)扣除后所得到的报酬率称为实质利率(real interest rate)。经济学家们在使用“实质”这两个字的时候,意思是说,通货膨胀因素和货币价值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已经不计算在内了。

  实质利率未必会比一般的利率稳定。十年期公债(10 years T-Notes)的实质利率,通常都在2%到3%之间。如果计算之后,发现利率低于2%,或甚至于是负的,那就表示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比预期的数值要来得大。手里还持有债券的投资人在计算债券的实质利率之后,如发现是负值,就应该再确定一下数学。假设数字是对的,就赶快把债券卖掉吧﹗相对的,假如实质利率真的很高,达到5%以上,那就表示经济可能已经开始走下坡了。在这个时候,债券可能相当具有吸引力,实质报酬率可能异常地好。

  各种利率间的价差,也可以让我们看出一些趋势。价差所显示的,是两种投资工具的相对价值。拿垃圾债券(Junk Bond)和被列为投资等级的债券来看,由于两者的差异反映了债券的质量,也就是发行公司的信用程度,因此有时候也被称为质量的差异。在经济处于顺境的时候,每家公司都在赚钱,因此投资人比较不会担心体质较弱的企业会不会破产。而这些实力较差的公司,贷款的成本也比别人高不了多少。以AA级的债券和BB级的债券来比,利率或许只相差二到三个百分点。但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每家公司看来都像快要倒闭一样,这时候,债券的价差很容易就会增加两倍,甚至于三倍。从被列为投资等级的债券和垃圾债券之间的价差,就可以知道市场有多担心经济衰退和公司倒闭的事。

  短期债券和长期债券之间的价差,也是另一个重要的观察重点。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少政府政策的端倪,也可以判断经济表现的强弱。当国库券(T-Bills)和十年期公债(T-Notes)的价差只有半个百分点或更少时,就表示政府的政策可能是希望冷却经济,以便抑制通货膨胀压力。相对的,如果两者的价差超过两个百分点,那么政府的政策可能就是打算激励经济了。有利于经济成长的政策取向,通常对股票市场的走势有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