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货膨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15:38 新浪财经

  通货膨胀意指物价不断上涨,手头的存款越来越不值钱。通货膨胀在近几十年来是世界各国宏观经济及股票市场最大的一个敌人。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s Price Index,简称 CPI)是评估通货膨胀的晴雨表。美国劳工统计局每个月都会对外公布这个数据。这份报告里头的内容很多,整份数据往往长达十页以上。不过,多数人却只关键“通货膨胀率”这个项目。通常数据公布的方式,都是把消费者物价指数拿来和十二个月前的数据比较,看看是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如果和前一个月的数字比较,由于波动幅度可能过大,因此对大部分和投资方面的问题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新闻报导在提到通货膨胀的时候,除了整体的物价变动之外,通常还会提到“核心”(core)指数。所谓的核心指数,就是把食品和能源项目扣除以后所算出来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变动比率。这个数字通常比较稳定,变动的幅度没有那么大。如果想预测通膨成长率的话,从核心指数开始是个不错的。我们可以把过去一到三年的变动趋势拿来看看,然后预测一下未来会怎么走。这么做的话,大致上就可以知道市场对通膨有怎样的预期,也可以知道目前的物价压力有多大。假如经济成长的速度一直很快,或者联邦准备理事会似乎对通膨问题特别关注的话,那么你根据核心指数的趋势所作的预测,或许就可稍微向上调高。

  不过,我们也不应该把食品和能源给忘记了,这两个项目的变动幅度都很大,我们也只对异常的波动感兴趣,因为例行性的上下起伏,在计算平均值的时候就已经抵销掉了。假如油价每桶上扬五十美分,那可能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但如果油价持续攀高,每一季都上扬个一两美元的话,那就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物价指数了,食品类的情况也一样,不过还是得看个别食品项目的重要性。如果你在预测未来通膨状况时,发现食品和能源项目每个月都把估算值拉得很高,先别着急,不妨把这两个项目扣掉,看看情况变成如何。一般来讲,除非经济的走向通膨趋势完全相反,否则通货膨胀的状况是会跟着经济成长的趋势走的。

  通货膨胀是二十世纪下半段时期最主要的经济问题。假如本世纪结束前没发生什么难以收拾的危机的话,那么本世纪最后的五十年里,失业率最高还不到11%(更明确点说,应该是10.7%,是在1981到1982年的经济衰退出现的)。不过,通货膨胀的状况则完全相反。在这段期间,通膨成长率曾经达到美国内战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在下半个世纪里,物价水平也大幅地上扬。同时,和过去大部分的长期趋势不同之处在于这段期间的物价是一直不断地上涨。在检视哪些原因造成了这个现象之前,我们妨先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状况,因为在这段期间的变动模式里,既有同期性的循环,也有长期的趋势,两者混在一起,很有意思。

  在1960年到1979年这段期间,通货膨胀在经过连续几次的循环后不断攀升,而且顶峰一次比一次高,谷底也是一次比一次高。接下来到了1979到1982年期间,通膨的状况才出现转,并且以同样的循环模式开始下降。不论是在通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里,很多经济分析师都未能掌握到实际的状况,也失去了很多可以运用的机会。在1975到1979年以前,只有极少数的人意识到了通货膨胀正在稳定上扬的事实。投资人知道,当通膨压力出现的时候,房地产-特别是不动产-会有不错的表现。不过,经济一直到经历了一九七三到一九七五年的严重衰退期而开始复苏之后,房地产才被认定是在通货膨胀期间,可以避险的一种极佳的投资管道。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虽然利率不断上扬,但连很多退休基金经理人在内的广大投资人,竟然都拒绝放弃手上持有的债券。

  当情势于1979到1982年扭转过来以后,投资人也是过了一段时间才明白经济正在往另一个方向走。事实上,一直到1995年左右,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测都比实际要来得高。在通膨压力越来越低时,只有少数的投资人发现债券可以带来滚滚的财源,也没几个人知道房地产的前景堪虑。事实上,对债券投资人来讲,80年代可以说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黄金十年。但对拥有不动产的人而言,则反而是最惨淡的时候了。

  人们一直都无法正确认清经济状况。即使到了1995年左右,利率已经不像80年代初期那样达到二位高峰,而只维持在个位数的水平(三十年期政府公债的值利率为6%),但人们还是认为这样的低利率是少见而难以相信的。1993年时,有些聪明的债券投资人就因为了解过去的历史,知道债券值利率和通膨成长率有可能分别跌到6%和3%,因而在市场上操作得非常得意。我们可以从通货膨胀的里学到一个教训,那就是应该多看看过去发生的状况。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未来可能会再发生。

  只要决策当局害怕通货膨胀,他们就可能想办法不让它发生。如果联邦理事会把通膨视为最大的祸源,就会谋略控制经济成长的速度以抑制通膨。不过,假定该理事会不再担心通膨问题-就像在60年代的情形-那么物价上扬的问题就可能会再悄悄出现,然后慢慢地经济里生根。一旦出现这种状况,可能就得让经济随一次很大的震荡以及好几次的衰退,才可能把通膨问题给逼走。前一次发生这种震荡的现象,是在1979到1982年期间,当时连续出现了两次的经济衰退,而失业率也曾经达到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高水平。我们这一代的决策者,应该都还记得当时应付通膨问题所承受的苦难,但过了几十年以后,或许那时候的决策者就不再了解对抗通膨有多么地不容易,也不会明白物价上涨的问题如何对企业的计划和判断造成扭曲了。当这种情形发生的时候,为自己买栋房子会再度成为极佳的投资策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