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政府改革:阳光政策的前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 03:3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倪小林

  关注民生贯穿温家宝总理整个政府工作报告,也是本次报告最具特色之处。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今年的几个政策原则时提到要“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保证公民能切实享受到“公共政策的阳光”。

  200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政府拟在农村问题、教育问题、医疗卫生、百姓住房方面增加开支,新华社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年中央财政要支出3200多亿元为百姓解难,约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12%。这不得不令人想到几天前由新华社播发的温家宝总理个人署名文章,再次强调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舆论评价这是本届政府求真务实对于国情的理性思考,也是对于经济繁荣能保持更久远的关切。由此可见,现在政府惠及民生政策的集中出台决不是偶然的。

  经济学界把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从1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时期确定为转型期,这是国家能否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个阶段我们虽然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但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方方面面的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各种利益集团的诉求差异上,这与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主导改革,人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环境有着极大的不同。经济界人士李剑阁曾经说:有外国朋友表述对中国的感受“如果到中国考察一周,回国后也许可以写一本书;如果到中国考察一个月,回国后也许可以写一篇文章;如果到中国住上一年,回国后也许一句话都写不出来。”他认为原因是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人们的生存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状态之复杂堪称世界少有。我们必须看到政府之所以关注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一定国力来承担公共政策的经费支付。

  正如经济界人士共识,如今的社会矛盾已经由改革初期的经济不发达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转变为经济快速增长同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以及广大社会成员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服务不到位、公共产品短缺且配置失当的突出矛盾。今后政府回归到本位,从更多关注经济指标的增长,本地区引资的多与少,转向到关注发展公共产品是历史的必然。

  今年两会之前发生过一件新鲜事情,政府第一次把12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公民请到了中南海,他们中间有工人、农民、出租汽车司机。他们进“海”的目的只有一个,专门为政府工作报告《草案》提意见和建议。此举表明政府自身要转型的象征意义是明确的。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的,要“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必须坚持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在政府已把目光投向民生问题,强调政府改革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这不是对于各级政府官员的苛求,而是要达到政府政策目标效果,一定要有两个基本的保证,一是民众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度,一是必须确保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度。目前百姓对于公共政策的参与度正在提高,如政府听证会以及政府网上公开办公、市长热线等等,已经很大程度在改变政府的“衙门”形象。但是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却一直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代表随身带到会场一份资料,里面粘贴的是他自己拍摄的几十处政府高级楼堂馆所的照片。这无言的历史记载说明,在经济发展中政府官员与民争利,浪费公共资源的现象触目惊心;这也给人们一个警示,如果将阳光政策交与这样的政府官员手里,百姓如何享受到公共政策的阳光?弄不好还会产生新的国民财富的浪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