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到:优化金融结构 证券业须迎头赶上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 07:4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间接融资作为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在2006年未出现大的变化。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约为21.5万亿元。同时,2006年企业直接融资为6609亿元,占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本外币贷款余额的3.07%。剔除发行H股筹集资金3131亿元后,境内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依旧微乎其微。 2007年,这一局面难有改观。当前,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依旧单一。商业银行上市后,面临更大的盈利压力。只有增加贷款额度,商业银行才能赚取息差。因此,尽管人民银行一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增加贷款额度的动力依旧很大。2006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7%。如果我们保守估计,2007年的这一增长率为10%,那么,就会增加贷款余额2.4万亿元。一般认为,由于无新的“巨无霸”企业上市,2007年发行H股筹集资金规模将大幅降低。这部分缺口如果不能由A股市场填补,那么,2007年企业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的比重,可能比2006年更低。事实上,2007年由A股市场填补这一缺口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这标志着,银行的风险将更为集中。因此,温家宝《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明确指出:“发展资本市场,不仅有利于企业拓展融资渠道,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有利于分散银行体系的风险。” 直接融资规模过小,也影响着证券业的发展。截至2006年9月底,银行业总资产达到42.1万亿元,比2001年底的20.8万亿元翻了一番多;而证券业总资产仅1.1万亿元,比2001年底的7016亿元增长54%。截至2007年2月底,银行业上市公司有10家,而证券业上市公司仅2家。这标志着最近几年证券业的发展,已明显落后于银行业。目前,尽管有一些证券公司谋求借壳上市,但如果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不能上升,证券业的业务量不能迅速扩大,那么,证券业仍将难以突破发展瓶颈。一旦出现熊市,证券业仍有可能重新面临整体亏损。此外,股票市值高度集中于银行业上市公司,增大了股价指数的波动风险。 我们必须重视金融结构的相应优化。《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强调:“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金融发展观念,优化金融组织结构、市场结构和布局结构,建立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金融体系。”这就意味着,建立一个成熟的、现代的资本市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就是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板,积极研究、适时推出创业板,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公众公司和高科技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平台。这是分散银行体系风险的重要手段。 要珍惜2006年以来股票市场取得的成果,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2006年以来,股票市场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股市稳定运行的基础仍不牢固,还有不少问题需要抓紧解决。在股市形势好的时候,更要保持冷静头脑,认真总结经验,看清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这可以看作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股票市场的一个基本评价。因此,我们必须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将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度化、法制化,并适应资本市场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要防范类似“2·27暴跌”情形的再次出现,要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和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高度,把提高证券业自身效益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开拓证券业发展空间,实现证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