郞咸平:中资零售企业面临生存考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03:1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郎咸平认为中国零售企业不应一味与外资拼抢市场规模 本报传真图□本报记者 于兵兵

  久未在媒体露面的知名经济学家郞咸平近日出现在中国零售业发展高峰论坛,发表题为《寻找符合商业零售行业本质的战略指导思想》的主题演讲。

  “中国零售业国际化的过程如同没有沟渠的灌溉,闸门一开,则如洪水倾泄。”一向言词犀利的郞咸平表示。对于中外资正在上演的零售业扩张激战,郞咸平并不像多数学者一样乐观,他引述麦肯锡报告称,外资零售企业可能在WTO开放五年后占据80%的中国零售业市场份额,届时中资零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生存竞争考验。“当没有法制化游戏规则的制约,外资闸门一开,就会形成没有任何引导的洪水。”

  对此,郞咸平开出的药方是,中国零售企业不应只盯着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传统问题,更不能一味与外资拼抢市场规模,只有找到行业本质,企业才可能在中外资品牌大战中长久生存。

  从2005年开始,以综合卖场、家电连锁等为代表的零售业并购在中国不断上演。但知情人士介绍,相关政府部门在低调研讨后得出结论,零售业并购无碍经济主权。“目前外资零售业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仅占5%左右,上海偏高一些,但仅有17%。另外,由于外资零售品牌较为分散,很难形成合力,垄断之说并不可信。”此前,上海一位知名商业研究学者对记者表示。

  但是,郞咸平的观点恰恰相反。“一个没有法制化规则的市场就会出现大欺小,强欺弱。当五年后外资占据零售业的80%,他们一定会联合起来垄断市场。到那个时候,国内政府再去干涉,那就是又一场国际争端。”因此,郞咸平认为,相比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更可能因“无输导”开放外资,而对中国经济形成打击。

  郞咸平分析,大型国际零售商因为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可以做到以国际收入补贴中国市场的损失,因此能够在部分门店亏损的状态下仍大量开店布点。“这些做法的成本损失是国内零售商无法承受的。”而一旦外资布点结束,就是一番严酷的垄断竞争:比如要求供货商压低销售价格,向供应商征收各类费用等。

  郞咸平称,中资零售企业要想在中外竞争中找到生存机会,一定要突破传统的“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发展着眼点,透彻了解行业本质,才能做到长足发展。比如,最近抢占全球时装市场风头的ZARA品牌,抓住了女性时装流行热点更新快的特征,出奇制胜。“一般服装产销过程从设计到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的时间周期为90天至180天,而ZARA的全过程最短12天,实现在一季度内多次产品更新。”专家介绍。为此,品牌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挖掘地下传输隧道。

  对于郞咸平的此番评论,多位政府和企业人士当天表达了不同观点。

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零售业论坛上专门表示,郞咸平教授预测的局面不会出现,中国零售业在众多优秀企业成长中已经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