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华远为钱上市 借壳尚未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 10:54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叶加

  任志强正在为钱而忙。自有资本捉襟见肘,华远地产无法大展才华。除借壳上市之外,任志强正在运作成立一项基金

  在地产界以“大嘴”著称的任志强再次走到了聚光灯前,这一次的关键词是“上市”。这可能会令这个已经56岁的企业家,事业“又入佳境”。

  2月15日,湖北幸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S*ST幸福 600743.SH)发布最新公告称,将以新增股份换股的方式,吸收合并北京市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远地产),这间原本以铝材生产和电力服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将变身为纯粹的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名称也将变更为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在办公室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说:“公告仅仅拉开了序幕,这并不能证明华远此次借‘壳’上市就一定能成功,演出结果由别人来决定。”

  不确定因素

  春节前夕,S*ST幸福召开董事会,由非流通股大股东审议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的一系列方案。根据协议,S*ST幸福的全部资产与负债作价4000万元,整体出售给其大股东名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名流投资)或其指定的其他企业,华远地产给名流投资1687.4万股华远地产股份作为补偿。

  S*ST幸福拟以新增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华远地产。两者的换股比例为1:0.767.在一系列运作之后,任志强控股的华远地产将持有SST幸福40.55%的股份。如果一切得以实施,华远地产将成功借“壳”上市。

  “现在还不能表示已经成功,公告只是一个开始。”任志强说。

  这项交易谈判只进行了3个月,任志强表示那只是与非流通股大股东达成默契,还要经过股东大会及流通股股东的同意,此外,还有诸多环节等待批准。

  “我们毕竟是国有资产,如果流通股股东提出过高要求,我不能以个人意志超过国资委的权限做任何改动,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任志强说。

  虽然看起来任志强对此次的借“壳”上市满怀期望,但对于讳莫如深的潜在利益博弈,他只能给出这样的解释。

  暗渡私募潮

  借壳上市并不是任志强目前唯一的资本动作。2005年底以来,外界就在盛传华远地产运作“私募”。这一次,任志强给出了正面回应。

  “我们正在委托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组合一个基金,将注入的资金和现有的资产进行打包,但现在还在洽谈中。”任志强说。

  虽然任志强以公司机密为由表示不能透露更多,但他仍透露出合作方很可能是瑞银。他表示,不排除先成立合资公司,再在香港等境外地区上市的可能。

  “如果此次借‘壳’上市不成功,那我们将走另外这条路,实际上,我们一直两条腿走路。”任志强说。

  他同时表示,如果与S*ST幸福的合作得以实施,那么吸引战略投资就有可能变为A股上市后的增资扩股。上市后一定会扩股,扩股时一定会用到基金。

  “不要以为上市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有债券,有基金的话,我不想上市,上市会把商业机密在未开始前就向公众透露,不利于一个企业的竞争和发展。”一直在公众面前快人快语的任志强,说话时仍旧暗合着他的气质。

  一直提倡为富人盖房的任志强之所以受到基金的青睐,坊间人士分析更多是因为华远的盈利能力比一般公司强,用任自己的话说,华远每平方米的盈利能力要高于社会上一般公司,回报率连续3年高于万科。对地产公司而言,盈利能力就是同样一块土地,你是否比别人挣的多。

  从未放弃努力

  实际上,这并不是华远地产第一次进入资本市场,早在1994年,华远地产的母公司华远集团,与华润集团合资组建了华远地产。1996年,主要业绩由华远地产支撑并由华润控股的“华润北京置地(1109.HK)”在香港上市。

  “那次上市我们可以说尝到了甜头,我们先后从资本市场拿到了将近5亿美元,迅速成为国内知名的大房地产公司。”任志强说。

  任志强表示,最终因为大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使得华远集团这家小股东退出了与华润的合作,任志强一句“我不玩了”愤然辞职,此后成立了新华远房地产公司。

  也正因此,任志强曾公开表示,对于走过一次社会融资和上市之路的华远来说,不会浪费时间去决策是否需要再次上市。

  在此后华远地产曾接触过大大小小多个基金和“壳”公司,3年前接触京西旅游(000802.SZ)一度让业界认为上市有望,但最终无疾而终。

  “我们先后接触的‘壳’不计其数,但有的‘壳’装不下,有的‘壳’牵不到北京,有的‘壳’不能变成空‘壳’。实际上,我们一直没有放弃上市的努力。”任志强说。

  任在自己的博客中写到:自2002年实行土地招拍挂制度以来,华远地产仅仅用挂牌的方式取得了一块土地,此后的数年之中,则屡战屡败。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自有资本有限,捉襟见肘,无法大展才华。

  对于任志强及华远地产来说,不管是上市、还是私募,进入资本市场的决心已定。

  土地招拍挂

  土地招拍挂就是土地的招标、拍卖和挂牌。这是土地出让过程中的一种出让制度,从2004年8月31日开始,国家的土地出让制度由原先的协议出让改为土地招拍挂,这一制度的目的是杜绝土地出让过程中暗箱操作的可能。

  任志强:上市换自由

  □本报记者 叶加

  《财经时报》:近两年的土地招拍挂,华远地产几乎没有取得土地,上市后在土地方面您有怎样的设想?

  任志强:我们就是因为不能取得公开招拍挂这些土地才上市的。20多个亿我也拿不出来,这就是原因之一。大块土地我们没有资格去参与,因为我们资本金不够多,用上市的方式融资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财经时报》:目前的土地获得并非价高者得,是综合评定,您的“为富人盖房”的言论,会否与土地出让政策产生冲突?

  任志强:我也可能会盖经济适用房,在新的土地出让条件下很可能会有限价条件,任何一个公司都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调整战略。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什么能赚钱我们就做什么。

  我一直坚持商品房永远是给富人盖的,但就好比西红柿搭小白菜。华远也可能为获取商品房的土地而不得不去做经济适用房,不表示公司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财经时报》:您的博客写的非常感性,包括提到了人生能有几回博,我一直觉得您是志向高远的人。

  任志强:也不能这么说,我无非就是国有资产的代理人,但上市之后或许能脱离国有资产的过多限制。我们现在所有的投资审批程序非常复杂,必须得经国资委批准,很多我想做的东西做不成。在地产公司上市后就是股东说了算,因此上市以后可能会更多换取一些企业自我操作的空间。

  《财经时报》:也就是说您和管理层的能动性会更大一点?

  任志强:对,过去外地有很多投资机会但是国资委不让出去,上市以后我就能在全国各地都开展项目。另外,现在华远集团对华远地产是绝对控股,而上市后比例下降到40%多,按照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如果完全控股或者绝对控股的情况下,那58岁我就得退休了。但是在上市公司里,58岁我还能干。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