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双重困惑:“民工荒”VS“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2日 07:09 金融投资报

  刚过完年,很多农村的老乡们就开始集合,商量结伴去城里打工。能在新的一年里找到一份满意的城里工作,给家里攒上一笔钱,这是许多农民工朋友的愿望。由于今年气候偏暖春来早,许多地方在节后提前迎来了农民工求职高峰。

  节后农民工求职高潮提前到来

  据了解,四川省最大的劳务市场——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2月21日正月初四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就迎来了4000余名求职农民工。此后初五、初六两天,平均每天入场农民工都在4000人至5000人,而往年同期每天不过1000多人。据此估计,在3月4日、即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成都将迎来农民工求职的最高峰,预计届时每天求职人数将达15000人至20000人。

  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来逐渐凸现的

民工荒现象,许多企业都加大了招工的力度。以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例,现在每天约有60家企业进场招工,而往年有十几家就不错了。有统计数字表明,2006年广东省六成企业严重缺工,平均每1.5个岗位争夺一名求职者,预计今年招工难的状况将更加严重。央视“午间新闻30分”近日也以大篇幅播出了一则民工荒由往年的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蔓延的观察报道。

  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增多,共同构成了劳务市场的热闹景象。然而,据记者调查得知,在表面的热闹景象的背后,实际达成用工意向的并不多。

  “民工荒”为何遭遇“就业难”

  两种现象一对比,似乎有点矛盾。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劳动力还是供大于求的。大批富余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可是这些劳动力与企业的招工需求怎么没″对接 ″上呢?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经济发展,外来务工者就业更加理性,对工作时间、工资标准、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这是企业招人难的一个原因。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企业对就业者的工作经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在外来务工者大多数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术,难以到达企业要求。许多企业找不到足够能胜任的工人,为此承受了不小的损失。

  对此,有专家指出,要有效解决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用工企业必须转变以老大自居的“雇主思维”和以剥削为用工目的的“资本家逻辑”,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待遇。另一方面,农民工也应不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丰富劳动技能。

  多管齐下直面就业难题

  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与企业的招工需求的成功″对接″,国家有关部门和许多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地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川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600多万人。为促进农民工“由低端劳动力向高端劳动力迈进、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扩张型转变”,2004 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一项造福广大务工农民的德政工程———“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即:用两年时间培训农民工1000万人,使之普遍接受一次系统的技能培训,掌握1至2种市场需要的职业技能。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四川省政府与各市州政府签订了农民工培训目标责任书。到去年底,四川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共培训农民工1080万人,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四川又提出实施继续提升广大农民工素质的“2121工程”,即:到2010年,全省劳务输出2000万人,完成农民工培训2000万人,最终确保1000万名以上的农民工获得技能等级证书。为此,四川财政还投入专项经费4.3亿元。

  和四川一样,为了更好的稳定农民工市场,许多地方开始放低门槛,把农民工当″新市民″,把农民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给予平等待遇,积极开展农民工维权行动。

  更让人振奋的是,被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就业促进法草案》,终于提交2月26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作首次审议。草案突出强调了政府在解决和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明确促进就业工作的机制和政府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职责,这些重大规定意味着政府解决和促进就业成为一项法定职责。

  草案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经贸政策、投资政策、财政和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等;国家发展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拓宽劳动者就业渠道等。上述包括产业发展在内的相关规定,实际具体体现了“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的原则。

  另外,草案对规范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秩序、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制度以及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内容也作了规定。

  《就业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就业问题的专门性法规。而新年一开始就选择提请审议这样一项法规,也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在2007年里,就业依旧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热点。

  有专家指出,依据长期观察,就业之难系全局性、整体性局面,将长期伴随

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伴生于城市化的全过程。眼下包括未来几十年间,倘若政策施行得当,法制刚性约束增强,就业之难在不同阶段得到不同形式的逐步缓解,还是值得期待的。本报记者曾建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