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股市版美国老太和投资心理断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 04:5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李云峥

  在中国投资理财领域的流行故事中,一个虚拟的美国老太形象几乎成了大众明星。在楼市故事中,一个中国老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天堂相遇,中国老太说她死前终于存够了买房的钱;而美国老太则说她终于还清了住了50年房子的银行贷款。至于股市版的“老太传说”则就更多了,最近流行的是一个美国老太在超市里“选股”,即她看到超市里什么东西好卖就买什么公司的股票,几年下来就成了千万富婆。

  对于中美老太关于存钱买房和按揭买房的故事,“忽悠了十几亿中国人”或许是对这个故事最一针见血的定论,其实稍有常识的人对该故事中的各种“反现实”都会疑问重重。那个美国老太居然违背30年期住房按揭贷款的常规限度(故事中她用了50年期住房按揭),要知道,美国加州地区去年才推出50年期住房按揭贷款已经是轰动全球的新闻了,而40年期住房按揭贷款也是前几年才出现的。抛开50年房贷本身的经济性不谈,这个故事中的美国老太能如此“领先”真实世界数十年的确让人汗颜。

  至于那个死前才存够买房钱的中国老太形象,想来也是个脱离中国现实的“非典型”:如果她是个农民,分到的宅基地上盖房成本也不至于要攒一辈子吧;如果是个城市居民,她的年纪和中国

房地产短暂的历史也是不可能结出故事里的“果实”的。

  虽然在美国老太的忽悠下中国诞生了一批“百万负翁”和“房贷综合症”患者,但是基于那只是两个老太非人间的对话,太较真意思也不大。而对于近期流行的美国老太超市“选股”故事,则就比较容易找出理论原形了,这个故事或许也就是个教条,是歪曲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草根企业调查文化”的失败版本而已。彼得·林奇倡导从生活细节中寻找有投资价值的

股票,即沿着“产品→上市公司→股票”的路径从畅销产品中挖掘潜力股。但是美国老太超市选股故事忽略了这样几个细节要点:首先,如今美国超市中畅销的生活用品很多都是“MADEINCHINA”,别说美国人买不到这些公司的股票,就是中国人也买不到这些公司的股票,因为这些公司大多属于微利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很多连股份公司都不是更别说上市了;其次,中美企业证券化的普及差距也导致了这种方法在目前中国不适用。

  在“智慧、神奇、高大”的美国老太形象背后,除了故事本身有编造细节的嫌疑之外,实际也正是中国投资文化发育不良的一个侧面缩影。这里讲个传说中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位将军送给一同出征的儿子一只装有宝箭的精美箭囊,告诉他这是家传的不可抽出来用,佩带宝箭的儿子所向披靡,后来儿子背着父亲拔出宝箭发现这只是一只断箭时,精神意志崩溃,不久死于战争中。将军的儿子把自己生命意志寄托在一个箭囊上固然可悲,而那些把美国老太故事当成自己投资

理财“箭囊”的投资者又何尝不是如此?

  投资理财市场的铁律之一是:只有建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的交易理念和方法,才不会被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所干扰和误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6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