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两国有银行被查出大量 假按揭 贷款遭银监会斥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6日 11:01 中国证券网

  北京青年报消息 去年下半年的一次大规模检查中,中国银监会查出了数十亿元的假按揭贷款!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银监会日前对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名为《关于继续深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的通知》的文件。文件严厉要求各家银行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

  去年的这次大规模检查,重点针对风险巨大的房地产假按揭、土地储备贷款、打捆贷款、“两高 一剩”行业贷款和委托贷款业务。检查结果令人震惊:截至2006年6月末,国内银行涉及假按揭的贷款金额达数十亿元。其中,某国有银行被查出共发放个人住房涉嫌假按揭的贷款4718笔,金额达13.09亿元,占被查个人住房贷款总额的6.05%。另一家国有银行被查出共发放个人住房涉嫌假按揭的贷款3716笔,金额7.34亿元,占被查个人住房贷款总额的3.23%。

  这样的结果遭来了

银监会措辞严厉的批评。银监会在文件中斥责银行贷款“三查”制度形同虚设,授信尽职调查流于形式;并指出“个人住房贷款假按揭”问题突出,一些
房地产
开发企业和房产中介机构通过虚假按揭或一房多贷、虚增注册资本、虚抬
房价
等手段套取银行贷款,有的甚至挪用流动资金贷款投资房地产项目开发,利用银行贷款囤积土地,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了银行信贷风险。

  值得警惕的不仅是假按揭。银监会人士表示,个别被查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上的问题贷款金额,占被查业务金额的比例甚至接近三成。

  事实上,银监会加强贷款管理的要求从未间断,假按揭等问题之所以不能完全杜绝,原因也很复杂。据记者了解,此前被曝光的一些假按揭案件多发生于几年前,当时各银行流行请律师为自己审核贷款申请者的资信情况,银行甚至不会跟贷款者见面。购房合同也不能在网上验明正身。近两年,银行普遍取消了律师见证环节,由信贷员直接与客户面谈。加上预售制度的完善,假按揭发生的几率大幅下降。但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之间对个人住房贷款的竞争很激烈,在房地产市场一片红火的时候,银行很可能对风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我国房地产企业各个环节所需要的资金,如房地产开发贷款、流动性资金贷款、施工企业贷款、信贷抵押贷款等,基本上是来自银行。他建议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这样才能杜绝假按揭道德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