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股东造假掏空*ST科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5:18 金羊网-羊城晚报
今年年初,*ST科苑(000979)发布公告称,获得宿州市政府财政补贴5500万元用于弥补去年亏损,预计2006年公司业绩将实现盈利。政府巨额财政补贴使*ST科苑保牌有望成功,基本化解了“迫在眉睫”的退市风险。与此同时,中国股市又一个造假的“惊人案例”也浮出水面。两任大股东“接力”造假,掏空上市公司后抽身退出,留下5亿多元银行债务的“烂摊子”。 包装上市 *ST科苑2000年上市时实际募集资金约3.88亿元。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说,募集资金将投入L-苯丙氨酸等7个项目,除个别项目外,全部是自主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中有列入国家级及省级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的高科技项目,市场前景良好。 然而,上市后不久,7个承诺投资项目,就有包括“动植物油脂及油脚综合开发新技术”这一列入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在内的3个项目,成了“空头支票”无法实施,涉及金额达1.4亿元,超过全部承诺投资额的三分之一。已经实施的4个项目中,有3个承诺投资额在4900万元左右的“高科技”项目也大幅“缩水”,投资额分别减少1100万至1700万元不等,其中两个项目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 现任*ST科苑董事长吴立平说,上市时很多所谓的高科技项目只是在“炒概念”。募集资金项目变来变去,连我们自己都对不上号了。而且,据记者了解,已经实施的3个“高科技”项目花费1亿多元,一个虽已建成但没有投产;有两个虽然已经投产,但是一直在亏损。 违规炒股 公告显示,*ST科苑上市后,于2001年、2002年、2003年通过往来拆借给上海坤源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资金1.8亿元、1.78亿元、1.78亿元,截至2004年底,尚有余额17895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0%)未能归还。 记者采访了解到,上海坤源是由*ST科苑自己出资设立的投资平台,由*ST科苑原董事长汪德荣一手控制,由公司原财务总监坐镇上海掌管。2000年上市之初,*ST科苑就开始通过上海坤源进行证券投资,将巨额募集资金投入股市。统计显示,其投入股市的资金最多时接近3.7亿元,绝大多数是募集资金。 为了弥补炒股亏空,*ST科苑从2001年起开始向银行大量举债。截至2006年11月,公司银行贷款本息合计超过5亿元。公司在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房产、酶工程技术中心大楼等资产,被一一拍卖。 为了弥补挪用募集资金形成的亏空,*ST科苑在信息披露上大做文章。一方面隐瞒大额银行贷款和违规担保事实。另一方面,用虚拟在建工程、反复进行财务造假的手段来掩盖资金窟窿。如*ST科苑募资项目之一的“年产100吨天然维生素E项目”,原计划投资4900万元。2003年年报披露完成投资4899万元,进度完成98%;规范后的2004年年报披露累计完成投资约3604万元,进度还是完成98%,就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在建工程投资额一下子大幅“缩水”近1300万元。同样的造假手段在其他几个项目中也都存在。 连环掏空 2002年6月,上海庆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庆安)投入1.1亿元,通过收购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所自然人股东所持的*ST科苑控股股东应用技术研究所77.39%的股权,成为*ST科苑新的实际控制人。 知情人士说,当时上海庆安接手科苑时打的“如意算盘”是:股市大盘已连跌两年,科苑炒股的窟窿有可能通过股价回涨补回来。而在产业方面,毕竟科苑上市才两年,不会有大的损失。此外,*ST科苑与上海庆安的医药和化工产业具备一定的互补性,整合起来可以发挥双方的优势。 但是事与愿违,在接手科苑的证券持仓后,上海庆安不仅没能挽回科苑此前炒股损失,且“窟窿越来越大”。 为了收回自己的1.1亿元资金,上海庆安随后将所持的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所的股权向银行质押,收回9800万元。而后,利用自己对安徽省应用技术研究所、*ST科苑的控制权,与关联公司上海亚安、上海润安、上海翰亚进行了一系列造假交易,以拆借、受让委托资产等形式,形成了对*ST科苑的欠款,后逐步计提坏账,疯狂“掏空”科苑。 通过上述系列关联交易,上海庆安从*ST科苑“掏出”约2.5亿元,其中1.8亿元系与上海坤源炒股有关,填补前任大股东炒股亏空。到2006年年底,*ST科苑这个名噪一时的“高科技”企业已经是连年亏损,面临暂停上市风险和退市危机,宿州市政府不得不出手相救。(新华社稿) (晓健/编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