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承前启后 股市十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04:3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阿 琪

  分析行情与看待股市有静态眼光与动态思维之分别,在当前的同样时点,人们用静态眼光看,看出的是“泡沫”,用动态思维看,看出的是“黄金十年”。静态看市的依据是过去,动态看市的推测是未来。任何时期行情演绎的都是对未来的预期,但过去是推测未来的必要条件,任何对未来的预期都割裂不了历史。因此,单以静态看难免会教条;单以动态看也难免会“脱马行疆”。现在,人们已经对未来的“黄金十年”充满了憧憬,倘若能结合一下前十年的股市历程,相信能有助于我们温故而知新。

  人们知道,在10年之前的1996-1997年,我国股市曾产生过一次时间跨度为一年零四个月,大盘总涨幅达到195%的价值驱动型牛市行情。此后,经过近两年的中继震荡,在1999-2001年又产生了一轮总涨幅为114%的泡沫性牛市。若同样以“看十年”的眼光,往前看一看那时的牛市,对当前及其将来的行情不无启发意义。

  10年前,伴随着大量除沪深两地之外的异地股上市,带来了大量的异地投资者,我国股市由此从区域性市场发展成为了全国性市场;10年后,伴随着大批“海归股”上市、人民币资产的升值,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和加快,吸引来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我国股市从封闭性市场逐渐被国际资本纳入了全球资产配置的范畴。

  10年前,随着大量偏远地区企业上市带来的财富效应,一度出现了部分偏远地区投资者“卖掉牛羊买

股票”的奇观;10年后,由于以银行利率为标准的无风险收益率已明显低于企业投资回报率和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率,在股市财富效应催化下,居民金融资产结构开始多方位转型,出现了储蓄大搬家和“卖掉房产买股票”的盛况。

  10年前,牛市行情的驱动力是四川长虹、深发展等为代表的绩优股被价值发现,使我国股市首次出现了“蓝筹”理念;10年后,牛市行情的最大驱动力来自于大盘蓝筹股从折价走向估值溢价,估值理念开始盛行,并使我国股市首次出现了权重股享有战略资源价值的概念。

  10年前,在牛市行情的中途,我国股市实行了涨跌停板和T+1交收制度;10年后,我国股市即将要推出T+0交易的股指期货。

  10年前,市场中的旗杆股是四川长虹和深发展,它们是当时的权重领袖股;10年后,市场中的旗杆股是中国石化工商银行,它们是现在的权重领袖股。

  10年前,在价值发现的单边牛市行情之后,是服务于“三年改造国企”的大范围重组行情;10年后,在单边上涨的估值型牛市之后,目前业已展开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行情正渐入佳境。

  10年前,疯狂状态下的牛市行情被“12道金牌”勒令转折,并由此形成了大幅度的震荡市;10年后,高歌猛进中的牛市行情在温和式的风险教育下展开了温和式的震荡整理。

  10年前,在单边牛市结束,并经过近两年的中继性宽幅震荡之后,展开的是网络股的市梦率概念和2000年全盘皆庄股的泡沫性行情;10年后,中继性宽幅震荡刚刚进行,由于

人民币升值离终极目标还有相当距离,泡沫性的人民币资产重估行情尚未真正显现。

  10年前,我国股市处于

股权分置时代,只不过,那个时候人们对股权分置的弊端还认识不足;10年后,已经处于股改后时代,只不过,目前人们对于全流通的认识也同样不足。

  10年前,我国股市处于“儿童期”,行情对“家长”的行政调控“言出必行”;10年后,市场已经进入“青春期”,行情对“家长”的行政调控已经多了些主观意愿。

  10年前,股市处于闭门造车时期,投资者思维与行为大多盲目行事;10年后,股市正在不断地对外开放,投资者多了些国际化视野……

  在十年前后的行情异同因素中,“同”的因素似乎要远多于“异”的因素。只是,行情的规模和级别、时间跨度、内涵与背景、参与者的广度、投资者的思维边界等都“大了一号”。市场有“历史可以重演”一说,假如历史正在重演,这将预示着(1)后期的震荡行情仍将会维持较长时间,且震荡幅度将会进一步拓宽;(2)整体上市、资产注入、收购兼并等为主的题材与概念将是震荡市中的行情主题,其间的个股行情机会将远胜于大盘;(3)在较长时间、较大幅度的中继性震荡之后,将来应该还有一轮更为豪放的,以人民币资产估值泡沫化为导向的,将把市场真正推向泡沫化程度的行情出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