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韩国双龙巨亏16亿元 上汽不改盈利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08:49 中国证券报

韩国双龙巨亏16亿元上汽不改盈利预测

  本报记者 孔维纯 上海报道

  昨日,韩国双龙汽车株式会社在韩国证交所发布的2006年经营数据快报显示,2006年将亏损1960亿韩元(按2006年12月31日汇率折合人民币16.38亿元)。今日,持有双龙汽车48.92%股份的上海汽车(600104)就此发布专项说明,分析解释了双龙汽车巨亏的原因,并称对上海汽车2006年和以后年度经营业绩没有影响,上海汽车此前发布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报告书》中2006年备考合并净利润25.2亿元的预测值不会因此作任何修正。

  据了解,由于受韩国市场环境变化、第三季度罢工等因素的影响,双龙汽车2006年实现整车销售121196辆,比2005年下降14%。不过,即使在销售减少的情况下,2006年营业利润仍实现了扭亏为盈,这也是双龙被上汽收购后首次实现主营业务盈利。在此基础上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而产生的“经常利润”显示亏损,但亏损额比2005年略有减少。按照韩国会计准则一次性冲回账面递延所得税资产1382亿韩元,是双龙2006年亏损1960亿韩元的最主要原因。

  

上海汽车公告显示,在2006年10月向大股东上汽股份定向增发购买双龙汽车48.92%股权时,收购价格已经剔除了双龙汽车账面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所以双龙汽车冲回账面递延所得税所导致的亏损,对上海汽车并不产生影响。上海汽车之前公布2006年预测合并净利润为25.2亿元,已经包含了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对当年度双龙汽车计算的亏损。

  抛开双龙汽车冲回账面递延所得税所导致的1382亿韩元亏损,可以推算出双龙汽车2006年因主业经营导致的亏损大致在580亿韩元左右,折合人民币约4.8亿元。上海汽车方面表示,双龙汽车按照中国会计准则计算的2006年净利润还没有产生,因此不便评价。总体上看,影响经营的积极因素较多。收购后首次实现主营业务盈利,表明上汽与双龙的协同效应已初见成效;2006年劳资双方达成了包括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共识;2006年冲回巨额账面递延所得税对夯实资产质量也大有裨益。从二级市场反应看,虽然业绩报亏,但公告亏损之前双龙汽车连续5天上涨,2月6日还出现了涨停,据称,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高盛调高了对双龙汽车的投资评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2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