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去年我国钾肥自给率提高至3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9日 03:3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阮晓琴

  随着青海和新疆三大钾肥工程陆续投产,2006年我国钾肥产量达到209万吨,同比增长18.5%,自给率提高到33%。但是,由于中国钾资源匮乏,未来中国钾肥工业还需加大“走出去”的步伐。

  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营养元素之一。由于钾资源匮乏,产业发展滞后,我国钾肥供给长期依赖进口。2005年我国钾肥施用量700多万吨(折纯,下同),产量只有176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6%。随着国际钾肥垄断集团的形成,全球钾肥价格迅速上升,如我国氯化钾进口价格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110~120美元/吨,提高到2005年的207美元/吨,上涨了70%以上,给农业生产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

  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钾资源主要集中在青海和新疆。“十五”以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国家加大了对钾肥工业的投入,陆续开工建设了三大钾肥工程。钾肥工业迎来了辉煌的2006年,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6年,西部大开发十大工程之一的青海盐湖集团百万吨氯化钾工程全面实现了达产达标。青海中信国安百万吨钾镁肥工程是我国开工建设的第二个百万吨级钾肥工程,2005年工程开工建设,2006年形成了30万吨钾镁肥生产能力,产量达到17万吨,预计2009年工程全面建成投产。2006年,我国第三个百万吨级钾肥工程———国投新疆120万吨硫酸钾工程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8亿多元,先期建成的工业性试验装置运行良好,全年生产硫酸钾10万吨,预计2010年工程可以全面建成投产。

  在三大钾肥工程建设的推动下,2006年我国钾肥产量达到209万吨,同比增长18.5%,自给率提高到33%。预计到2010年,三大钾肥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我国大部分探明钾资源已被占用,钾肥产能可望达到国内需求量的1/3左右,自给率依然偏低。所以,中国钾肥工业还需加大“走出去”的步伐,通过境外资源勘探开发、与世界主要钾肥出口国签订长期贸易等措施,努力实现国内生产、境外开发、国际贸易各占1/3的目标,确保农业生产对钾肥的需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