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出口激增加大贸易摩擦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6日 03:3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郑东

  2006年中国钢材出口的高增长增大了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但是,国际供需缺口、国内的出口退税改革和国内的钢价回升等积极的因素都有助于化解这种压力。

  首次实现钢材净出口

  国外需求旺盛,差价较大,净出口折合粗钢达3446万吨。根据海关快报,2006年12月,我国钢材出口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5万吨,同比增长205%,环比11月份增加92万吨,增幅19.9%。2006年全年钢材出口达到4301万吨,同比增长109.6%,翻了一番多。

  2006年12月份进口钢材151万吨,同比下降17.5%。环比11月份增3.4万吨。2006年全年进口钢材1851万吨,同比降28.3%。

  12月份我国净出口钢材达到404万吨,全年净出口钢材达到2450万吨。中国首次实现了钢材的净出口。

  12 月份出口钢坯50万吨,同比减少6.3%。环比11 月份的148万吨,大幅减少98万吨,说明钢坯加税政策起到作用。全年出口钢坯904 万吨,同比增长27.9%。

  12 月份进口钢坯1.7 万吨,同比下降77.3%。环比11月份减少0.39万吨。全年进口钢坯37 万吨,同比下降71.8%。12月份净出口钢坯48.3 万吨,全年净出口钢坯867 万吨。如果将钢材折算成粗钢,则12 月份净出口粗钢474 万吨;全年净出口折合粗钢3446 万吨,创历史记录。

  加大贸易摩擦压力

  由于2006年12月,我国钢材出口再创月度历史新高,达到555万吨,同比增205%,环比11月份继续增92 万吨,增幅19.9%。从而引起市场关注因2006年中国出口激增而可能引起的贸易摩擦,市场也传出关于欧盟和美国将对中国钢材出口反倾销的信息。

  从未来出口态势和出口结构看,首先对于目前贸易摩擦呼声很高的美国和欧盟来说,预计欧盟2007 年经济增速仍然很强劲,结构性的钢材短缺将促使对中国的出口仍然存在较强需求;而美国进口主要集中在冷轧板和镀锌板等品种,而这些品种正是美国的

汽车行业所紧缺的品种,因此未来仍存在较大进口需求。被美国列入反倾销的钢材热轧板,中国是比较谨慎的,出口量并不大。

  而对于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韩国,目前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造船用中厚板仍然存在较大需求,贸易摩擦的可能性比较小。

  此外,由于政策原因导致出口激增会随之下降。2006年12月15日,为钢材

出口退税下调政策正式执行日,钢厂在政策实施之前放量出口,赶上末班车,造成了四季度钢铁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再有,国际钢铁企业关注的,主要是中国钢铁产品出口价格过低,而国内随着煤、矿等成本的上升,以及市场预期良好导致价格上涨,也将减缓反倾销的可能性。当然国家目前正在酝酿进一步下调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率,甚至有可能对部分产品实行出口增税,此举也将进一步降低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尽管出口会加剧贸易摩擦,但2007年全球经济以及

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加上中国限制煤炭和焦碳的出口量将进一步降低国外的生产能力,从而将使中国的钢材出口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