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券商经历大分化大改组 市场版图全重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16:47 《财经》杂志

  到今年10月,来自监管当局的券商综合治理将正式告一段落

  走过四年“严冬”之后,中国券商业正在经历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戏剧性变化。

  2月5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财经》杂志报道,在已披露未经审计的2006年年报的50家券商中,有48家实现了盈利,净利润总额约180亿元。而2006年,券商全行业107家公司的整体毛收入达到600亿元,净利润总额达到255亿元。

  其中,异军突起的中信证券2006年预期净利达到22亿元,排名第一;一度濒于绝境的银河证券净利亦超过20亿元。此外,国泰君安、国信证券、申银万国、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等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

  在市场的另一端,

南方证券、华夏证券等老牌券商已然轰然倒地,30家高风险券商中有19家已关闭,5家被撤销,1家破产重整,其他还处于撤销业务等清理状态。来自证监会的消息表明,到今年10月,来自监管当局的券商综合治理将正式告一段落。

  《财经》报道称,2006年,对于券商整体利润贡献最大的是经纪业务收入。全年沪深两市股票基金交易额达到9.2万亿元左右,券商由此实现的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超过300亿元。而随着工行等“巨无霸”项目的发行,国内券商的投行势力也已出现了清晰的分野。国泰君安、申银万国等传统一线券商虽然获得了汇金的注资和再贷款,但已沦落为二线券商。目前国内券商的第一集团军已无可争议地落在了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银河证券的名下。

  《财经》报道称,历尽劫波之后,中国券商业的调整才刚刚开始。“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券商结构不够优化、创新能力不足,以及开放问题没有解决。”中国证监会一位官员表示。据其透露,“在综合治理结束后,今年10月前会制定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年内可能出台。”

  此外,也有消息表明,监管部门已着手研究券商参与直接投资的问题,并口头通知部分券商上报方案。据悉,已有部分券商正在积极准备申请试点,包括中金、中信和国泰君安等。也有消息说,未来创新类券商都有可能获准开办直接投资业务。

  “这个行业就像饥民一下子得到了太多的面包,但是如果下一个严冬来临呢?”一位业内人士如是感慨。

  《财经》报道称,上一轮的券商危机中,券商的“坟墓”是违规自营和委托理财,以及自营和委托理财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内部交易。现在,券商对自营和新委托理财——集合委托理财要显得谨慎得多。但在业内专家看来,券商在自营、委托理财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风险。首先,如何在同一家券商的自营和资产管理之间建立“防火墙”,仍然缺乏细致的规定和相应的监管措施;其次,券商资产管理的私募性质并没有被严格定义。因此,有专家提醒,要当心市场再度转入低潮时,“新委托理财”再度沦为券商的“火药桶”。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财经》杂志网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7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