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年报业绩预告结束 69家变脸公司七成业绩转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2日 07:51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赵学毅

  随着2006年年报业绩预告的结束,上市公司年报业绩预测工作也基本完成,为投资者能够较早地掌握上市公司业绩变化方向和趋势提供了直接的参考。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业绩预告不准确的情况仍频频发生。值得庆幸的是,超过7成的公司业绩“变脸”属于由“忧”转“喜”。

  据本报统计,截至2月1日,沪深两市共有676家上市公司披露2006年年报业绩预测公告,其中,预增257家,略增37家(增幅<50%),扭亏为盈162家,减亏2家,报喜类公司合计458家,占总数的67.75%。预亏、大幅预减、预降类公司分别有150家、56家、10家,报忧类公司合计216家,仅占31.95%。此外,还有1家预平,1家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中,有69家公司业绩预告“变脸”,其中51家公司业绩由“忧”转“喜”,占“变脸”公司总数的73.91%。与2005年年报预告“变脸”情况对比,“变脸”公司的家数大幅减少(2005年有120多家对年报业绩预告进行了修正),且转“喜”公司逐渐增多。

  预增幅度大幅调高的公司包括华天酒店、粤富华、吉林敖东长安汽车等17家公司;由预亏调整为预盈的公司有华意压缩、澳柯玛、东风科技等13家(有10家公司属于ST股);由预警调整为预盈的公司则有SST美雅、SST海纳、ST渝万里3家公司;另外还有预亏变预减、预亏变减亏、减亏变预盈的公司。整体来看,上市公司业绩预测的准确度正逐步提高,并且2006年年度业绩大幅增长已成定局。

  分析显示,业绩预告变“喜”原因各异,且呈现出以下新特征。

  其一,单季度业绩持续增长比较明显。统计显示,可比的48家“变脸”公司,2006年第一、二、三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合计5.20亿元、10.11亿元、11.90亿元,第二、三季度环比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4.21%、17.76%。其中,第二季度业绩环比实现增长的有30家,第三季度环比增长的有24家,并且包括17家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如广船国际,第二、三季度环比增长率分别为41.38%、150.27%,全年业绩预告也由此前的预增100%以上,修正为增长150%以上。

  其二,行业比较集中。业绩转“喜”的51家公司中,家用电器类公司有7家,机械设备类公司6家,纺织服装、生物医药、

化工类公司各有5家。这五个行业的公司占转“喜”公司的过半数。而钢铁、工程建筑等行业的公司则很少。可见,家庭消费品由于产品价格的变化,刺激了消费者购买,使得相关公司取得较好的产品销售业绩。

  其三,T类公司为保牌业绩大逆转。T类公司占业绩转“喜”的比例近两成,其中,11家ST公司有望免于连续3年亏损,而成功保牌。从业绩大逆转的方式来看,ST兴发、SST丹江等公司就在年末分别获得了30000万、9500万的财政补贴,而成功地起死回生;SST合金、SST集琦由于债务重组获得新生;收回关联方占款、转让子公司股权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如SST春都的预亏变预盈得益于收回占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