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内地香港股市互通现有条件下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07:4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李宇

  香港有关方面近来呼声日高,希望建立内地和香港股市的互通机制,以消除目前较大的A、H股价差,提升市场效率。这一构想在方向上获得众多专家认可,但他们也认为,在目前中国外汇管制条件下,互通机制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香港方面提出的互通机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在内地引入CDR(中国存托凭证),即允许发行香港金融产品的“托管证明书”,在内地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或场外市场交易,同时设立套利机制,在有关当局特别批准下进行所涉及的外汇交易,以使在内地交易的CDR与在香港交易的基础金融产品价格趋于一致;其二,建立两地交易所上市证券的交叉买卖平台。

  从发行CDR来看,专家认为,这一设想首先面临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的挑战,因为托管证明书制度的核心就在于基础

股票和存托
证券
的相互转换,这就面临货币兑换问题;同时,目前A、H股的差价不少高达50%以上,要通过CDR来消除A、H股差价,如何面对两地市场投资主体不同、估值标准差异以及监管体系的不同,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至于建立两地上市证券交叉买卖平台,首先要跨越的障碍是,需要建立一个跨境清算系统,把香港股票中央结算系统与内地股票结算系统联网;其次,还需要面对这一安排可能对QFII和QDII制度带来的冲击。如果交叉买卖平台实时清算,可能意味着QFII和QDII制度实际上失效,这与监管当局设立双Q制度的初衷并不相符。

  两地股市能否互通,技术难题的背后,是其成本与收益的综合考量。从收益来看,实施两地市场互通,对提高两地市场整体的深度和广度无疑具有正面影响,市场流动性提高,定价机制更加有效,市场被操控机会降低,A股和H股之间价格也会更趋一致。对于香港市场来说,还有一个好处是,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多进入内地市场投资的机会,香港市场也可以吸引更多来自内地的资金。

  从为此付出的成本来看,香港已是一个自由开放市场,加强与内地的互通并不会使其受到负面影响;对于内地来说,由于需要为此放宽外汇管制,面临的监管风险也随之增加。专家认为,一旦启动CDR或两地上市证券交叉买卖平台,会引发两地之间的热钱流动,其中会包含一些风险及监管死角;对于市场来说,两个市场估值标准也可能出现短期紊乱。

  鉴于有关潜在风险的存在,专家认为,推动两地市场互通,需要在防范风险上作出创新安排,并审慎推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7,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