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银监会清资风声渐紧 心理层面影响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9日 09:23 深圳商报
2007年01月29日 深圳商报 银监会“清资”风声渐紧 分析人士认为,对心理层面的影响比资金层面更大 【本报讯】用“坐电梯”来形容上周市场带给投资者的感受一点也不为过。25日的暴跌、26日单日超过6%的振幅,市场短期如此快速的调整,其背景在于投资者对于估值产生担忧,其催化剂则在于加息传言、清查资金等影响资金面的因素。 资金多渠道违规入市 虽然个人多以银行存款、额外奖金入市居多,但在行情愈演愈烈的势头下,不少投资者开始伸手向银行“借钱”。据了解,目前透过银行贷款资金流入股市的主要手段有信用卡透支取现、部分银行“加按揭”或“循环贷”等创新授信业务、包括保单质押在内的贷款,以及透过典当行进行融资等。 与此同时,随着2006年股市的回暖,不少企业也纷纷下海。不少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信息表示,已筹措资金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甚至二级市场股票买卖。现实情况下,不少好的企业能较容易获得银行贷款,参与证券市场成为一些企业的不二选择。分析人士指出,这些资金一旦混入流动资金账目下,很难查得出来。对于没上市的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监管难度比较大。 从检查到查处要看市场表现 如何在本币升值期间最大限度地压制流动性对市场的冲击,无疑是目前管理层面对的重大课题。而发行长期央行票据、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等属于管理层推出的长期措施,对整个股市影响将是长期持续的,但是阶段性冲击有限。目前对市场产生阶段性影响的主要紧缩手段,则是限制资金入市甚至是对境外游资、贷款资金入市等的清理。 申银万国分析师认为,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清查信贷资金入市已是事实,但从文件字里行间阅读,可以发现这种清查尚处于“检查”阶段,还没有到“查处”阶段。除非商业银行下大力气严肃查处,否则清查效果可能不佳。据了解,部分信贷资金入市的“形式要件”是合法的;国资委也仅仅是口头警告清查企业资金入市行为,但仍属温和。 “目前银监会的动作处于打招呼阶段,但市场反应最终决定管理层是否加大紧缩力度。”湘财证券张结认为,一旦查出违法资金流入市场,将会采取后续措施。如以往央行曾采取冻结打款资金,没收违法资金所得收益,甚至罚款等措施。 实际上,目前管理层仍然没有对市场采取影响较大的紧缩措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管理层仍在观察市场的反应,观察以上实施措施的效果。“管理层是否会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最终仍然取决于市场本身的运行。”分析人士称。 心理层面影响更大 不少分析人士把近日股市调整的原因总结有三:首先,2006年12月份CPI涨幅达到2.8%,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增强。第二,国资委将对国企进出股市进行实时监控以及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清查信贷资金入市,部分投资者担心震荡即先行获利了结。第三,3000点整数关存在一定的技术阻力。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管理层为应对股市过热,采取限制个人信贷资金入市、限制基金发行、限制基金超买超卖等。但是,这一系列措施对市场的实质性影响还不是决定性的。而通过这一系列措施,显示出的管理层态度对投资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和预期才是较大的。“清查资金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流动性,它还不构成引发市场调整的最大动力。”一位基金经理这样表示。 湘财证券张结则指出,这种措施对资金层面的影响短期内会体现出来,而它对心理层面的影响更大,预示着可能有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出台。这样可使市场对类似行为产生警觉,有利于降低风险,规范操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