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稀缺转化左右估值理念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01:15 中国证券报
证券市场上,稀缺往往引致更高的溢价和估值。尽管稀缺基本同义地反映事物的“少”,但是,究其实质,却有不同,因而,其对市场估值的影响程度,路径亦不同。 稀更多表现为质,缺更多表现为量;稀更多反映资源,缺更多反映对应资源的产品;稀更多表明长期状态,缺更多表明当期的情况;稀反映绝对量,缺则反映相对量,即供求。稀者,从长期看,绝对意义上是少的,这种“少”已变成对应事物的一种特征。缺者,从当期看,相对需求而言是“少”的,这种“少”是对应事物的一种情况。 于是,我们就会对各种事物作出这样的划分:稀而缺;稀而不缺;缺而不稀;不稀不缺。如果市场信息是充分的,组织是有序的,那么,一般的情况显然是,事物因稀而缺;不稀而不缺。因此,如果事物稀而不缺,或者缺而不稀往往就是有问题的。 这种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组织上。稀而不缺往往表明产业的无序,产业集中度太低。在中国,典型的就是稀土资源。在我国稀土资源“稀”,在全球就更是如此,然而,我们发现稀土产品并不缺,价格低企。众所周知,这个产业内部,滥采滥伐极其严重。因而,就本质而言,稀而不缺,在于业内透支未来。缺而不稀往往表明经济周期波动中,信息传递不充分,使得产能供给不足。在中国,典型的就是氧化铝。就资源量而言,氧化铝并不稀,全球而言,更是如此。氧化铝价格之所以在前一时期紧俏,并导致价格一再攀升,原因在于,电解铝产能扩张,而氧化铝产能不足,这使得供求失衡。事实上,近期全球,特别是氧化铝产能释放,氧化铝不再“缺”,价格急剧下跌。 于是,我们看到,一只股票反映的企业产品,由稀而不缺,向稀而缺转化过程中,股票价值将可能得到大的提升。这一转化过程,往往缘自产业组织的变迁,如,政府大规模取缔小规模企业,等等。相反,一只股票反映的企业产品,由缺而不稀,向不缺不稀转化过程中,股票价值将可能大幅下跌。这一转化过程往往缘自大家对经济周期的更多认知,产能扩张,供求趋于均衡。 理论而言,当前的股价应当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稀反映事物长期的状态,因而,投资者更应关注事物稀的一面。然而,一般而言,市场似乎更看重缺,尤其是不成熟的市场。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这样的市场上投资者理念更趋于短浅。当期的“短缺”,往往意味着产品价格可能超越应有的均衡价格水平,夸张地反映产品的紧俏程度,企业当期利润会大幅度增加。投资者错误地把当前的现金流入当成永久性状态即收入幻觉。比如,近两年来,对于铜的炒作,全球而言,铜资源并不那么稀,然而库存反映铜太缺,这种缺与当前中国大规模电力系统改造又高度相关,因此,我们说,理论铜价绝对不应很高,然而这并不妨碍市场因其缺而大幅炒作,铜类上市公司股价相应飙升。 另一方面,则是投资者可能会考虑相关事物被替代的问题,一旦可能被替代,那么事物“稀”依旧,但是社会用处可能相对大幅降低。如果我们依照事物的使用价值,将替代物与原稀有物等量齐观,反映出该事物不再稀有。市场之所以不愿给出更高估值,也许正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稀有”属性会否继续保持,成了一种风险。 但无论如何,伴随市场的成长,投资者都需要更多去关注“稀”,但这并不表明我们淡化“缺”的重要性。这样的关注显然不在于更多去思考资源“稀”的程度,而是更多去反思对应产业的组织情况,在当前的中国尤其如此,因为我们大量的产业组织存在严重缺陷,需要重整,需要再造,在国际视野下,不同事物“稀缺”状况的改变,极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与此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事物之间的替代性,尤其是技术升级带来的种种替代会大规模改变事物的“稀缺”状态或程度,估值因而变化。 我们关注“稀”,但并不代表只有物质资源才会“稀”。任何组成产品的要素均可能表现出“稀”的特征。企业家才可能“稀有”,特别是特殊类企业更是如此;企业的组织形态和企业制度文化可能“稀有”,这种稀有确保了企业的管理层选择,因而风险更低;特殊的物候条件可能“稀有”,比如“天麻”、“三七”的生长只能在特定地点。 总之,放眼于未来,关注“稀”的情况变化,只有这样投资方成艺术。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