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牛市狂飙 私募基金真身揭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10:21 新京报

  私募基金灵活、低调、收益风险均高,投资者需更加细心甄选

   选择私募基金注意事项

  ●查看过去投资业绩;

  ●了解基金经理投资经验以及道德水准;

  ●了解基金的运作方式和人脉资源以及研究实力;

  ●仔细查看委托投资协议书,注意法律风险。

  “突破2245,十年牛市开始。新年新目标:我们依然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私募基金品牌。私营企业主、企业法人代表、上市公司负责人、券商机构、大资金客户请直接拨打客户服务专线:021—********.”

  这是上海一家私募基金招揽客户的广告。之前的私募基金往往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但随着牛市的崛起以及管理层对私募基金正规化趋势的态度,不少公司还是大胆地打出了广告。作为一种并不为多数人所熟悉的基金,本文将揭开私募基金的神秘面纱。

  高收益、高风险、高费用

  2006年国内开放式基金的最高收益率约160%,这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一个投资界的天文数字,但如果和私募基金的收益率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据了解,不少私募基金去年的收益率都远超过200%,300%-400%也是常见的业绩。

  由于私募基金面对的是少数资金大户,监管相对宽松,不需要严格的信息披露,投资

股票的比例也没有限制,因此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高收益也意味着高费用。

  私募基金的收费标准也和公募基金不太一样。一般是收取2%的固定费用和赚取利润的15%-20%.这一方面是要远高于公募基金,基本上与国际对冲基金相同。

  相较于基金公司“庞大”的队伍,私募基金往往十几个人一杆枪,就可以冲锋陷阵,一家正常规模的私募基金一般也就是几个人。

  在收入分配方面,国内私募基金管理人主要从年终基金分红中按约定的比例提取。具体分红比例各家私募基金都是按照跟不同的客户签订的合约来定。如果出现亏损,则没有收入,有的可能是营业部给的佣金。可以说私募基金与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完全捆在一起。

  当然,高收益自然也有高风险。由于私募基金都是由私人创办,自有资本少,且人数不多,投资者委托

理财后,收益完全是靠私募基金经理的个人表现甚至道德水准,面临的市场、操作、法律和信誉等方面风险都很大。

  在国外近百年来风生水起的私募基金———对冲基金的业绩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虽然可以依靠同时做多做空来控制风险,但很难有基金连续多年保持良好的业绩,现在全球每年大约有1000只对冲基金产生,也有约1000只消亡。

  投资门槛多在百万以上

  目前国内的私募基金大小差别相去千里,各家的门槛也不太相同。

  有些私募基金就是一两个人的小型工作室,特别在两年前市场处于熊市状态,可能有的私募基金10万元的客户也求之不得。但大多数私募基金要求百万元以上资金。

  深圳一位私募基金的工作人员表示,私募基金实际上就是为大户理财,应该有较高的投资门槛,一般都要三五百万元,当然熊市状态下门槛要低一些。

  实际上不少私募基金并不公开募资,而是通过朋友介绍或者私下比较熟悉的人之间的一种运作。特别是一些资金量运作比较大的私募基金。他们往往拥有某些独特优势,使得他们即使在熊市也可保持不低的收益率。普通投资者要想加入这类基金并非易事。

  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比较普遍。一些有着优良业绩的对冲基金对客户挑选非常严格,投资者甚至机构往往以能加入这些对冲基金为荣。

  形式多样 风险各异

  由于缺少法律保障,大部分私募基金只能以各类改头换面的形式存在。采取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工作室”,是目前最公开最常见的私募基金。以较有名气的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的各类工作室,大部分负责给客户提供详细的市场操作计划。当然工作室相差也很大。

  有的工作室客户将资金交给私募基金操作,约定收益,相应地设定底线,有的是接收账号(即客户只要把账号给私募基金即可)。这种一般是规模小一点的私募基金,资金一般在几千万。

  对于这种工作室来说,由于承诺最低收益,风险比较大。

  规模大一点的私募基金则往往以投资公司的面目出现。有些工作室也可能注册成投资公司。

  投资公司的管理也相差很大,一些大的投资公司由于和券商关系紧密,对整个市场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市场备受关注的南京路营业部、深圳红岭营业部。

  随着去年上半年市场行情出现少有的火爆,一些私募基金借道信托,由信托公司发行

理财产品,筹集到的资金由私募基金负责运作。

  一家私募基金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这样完全使操作的私募基金合法化,这种方式实际上跟券商的许多理财产品类似。这样运作的私募基金主要在深圳和上海比较多。

  ■投资策略

  私募基金经理解读“非常规”操作

  投资者应充分了解私募基金类型和运作方式

  李先生是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的负责人。他原先在一家大型券商负责资产管理,后来利用原来的关系从社会募集资金来操作。在2003年、2004年市场不是很好的状态下,李先生操作的私募基金都有超过一倍的收益,三年下来,他已经进入亿万富翁的行列。

  李先生表示,相对于在以前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研发等力量薄弱,自己必须借助以前工作的平台和原来的人脉。

  他说去年以来,以往不被重视的券商研究部被高度重视,市场变了,现在是研究创造价值的时代,而且券商的研究报告能够影响个股的走势,所以必须参考券商的研究报告。

  对于2007年的行情,他表示指数已经失去原来的意义,但是随着目前市场情绪的整体上涨,对于市场李先生已经有些看淡,但是他表示,好股票还是有的是,甚至有些权证都被低估。他认为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现在的市场不会像以前那样走,即使市场看空,但是有着良好业绩的公司还是值得投资。

  对于投资者如何选择私募基金,李先生分别讲述了目前两种私募基金的运作方式。

  李先生表示,目前的一些工作室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尽管私募基金各有自己的一套投资方法,但是现在都是看重公司的投资价值,注重上市公司的前景。而有的工作室还停留在技术看盘、消息跟风的时代,这注定不会走远。

  这种情况下,那些在大的券商或者基金出来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员往往从容得多,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人脉,市场信息相对较快,与上市公司联系比较紧密,可以及时拿到最新的券商研究报告,了解监管层最新动态,甚至能够了解到有些基金、大券商的资金动态与操作目的。这样的私募基金在市场上生存能力相对较强。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宝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