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恒产拴在账单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3日 01:13 中国证券报

  吴学安

  日前,一份有关中产群体的生活方式及消费形态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中产者拥有自购房的比率最高,达到97.1%,不过,已经付清房款的却只有20.7%,还有近八成的人仍在还房款,是典型的城市“负翁”。对此,有媒体发出评论,认为这是一个良性信号———大量中产群体拥有负资产,说明这个群体对社会发展的前景较有信心。

  “勤俭持家”是老一辈人过日子的信条,“寅吃子粮”却已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前者做起来循规蹈矩,后者说起来潇洒快活,但也会带来说不清,道不明的烦恼。不言而喻,超前消费有两类,一类是盲目的负债消费,另一类则是理性超前消费,从盲目的负债消费到理性的超前消费,是要有一个过程的,现在很难下结论,目前勇于负债的城市“负翁”们就已经成熟到理性的程度。尤其是一些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不考虑将来的还款压力,就借债购置动辄上几十万元的房产,正是这种最典型的非理性消费。在国人消费理性还欠缺的今天,对如此盲目的负债消费实在有必要加以警惕。在理性消费引导下,每一个消费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应避免自己做“负翁”。

  个人负债的出现实际上反映的是消费观念的更新。适度的负债能够有效地提高投资效率,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家庭

生活质量,但过度负债不仅利息将会成为负担,而且也是个人走向破产的“祸首”。时下,都市里有房有车一族正在悄然壮大。“富有”的背后是银行贷款的“负债”。也就是说,他们在不富有的时候选择了加负,在没钱的时候选择了超前。他们在潇洒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却欠着巨额的债务。尽管银行个人消费贷款目前仅占整个信贷业务的15%左右,但在我们身边靠借贷过上“小康生活”的“负翁”越来越多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城市“负翁”除了有约15%是因为个人投资失败造成的。八成以上“负翁”是由于超前消费,或遭遇天灾人祸所造成的。随着消费观念的更新,个人创业的兴起,都市“负翁”现象会层出不穷,其所带来的危害自然是不可小觑的。一方面,它会对借贷方的财产构成侵害,产生社会信用危机;另一方面,也会影响负债人的信誉,造成他们在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更会产生经济纠纷。

  我们正进入一个超前消费的时代,许多年轻的白领提前住上公寓房,开起了私家车,但肩上却为此负起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债务。不可忽视的现实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生代一族中的“负翁”会愈来愈多,甚至会呈现出几何增长的态势。其中的利弊得失值得关注。尤其是现在正是国内经济转型并轨时期,也是年轻人消费欲望、投资欲望最为强烈的时候,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时期,投资有成功和失败,负债消费同样也有风险,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的身边会出现许多巨商富子,也会出现更多的“负翁”。

  “有恒产者有恒心”。说的是人们通过合法劳动和诚实经营等途径和手段,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后,更能激发起创造财富的动力,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积聚的源泉。但如果将恒产拴在欠帐单上,却会使一些人滋生“今朝有酒今朝醉”、“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错误观念,到处举债,肆意透支自己的财产,到时候能偿还就偿还,不能偿还就不偿还,甚至有钱消费也不还债。譬如,一项调查表明,有21%的调查对象认为,如果自己成为“负翁”就没有能力偿还债务,31%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主动偿还债务,甚至有15%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主动偿还债务。这项调查成果颇让人感到悲观,因为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走向负债,并且有许多人没有能力偿还自己的债务。

  来自沪上的一则报道,更让人感到不安。去年沪上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为8591元,同比增长29.3%;而同期沪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为7870元,同比增长仅为19.6%。收支相抵,沪上市民的“财务缺口”为721元,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支出的增长。这表明一向谨小慎微的

上海人,也开始热衷于超前消费。其实,这只是国内城市透支消费热的一个缩影,在许多大中城市借贷消费正成为年轻人所追求的时尚。

  有媒体惊呼:“负翁”正成为人们身边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对此,一些专家开出的“药方”是,应尽快完善信用担保机构,推行个人破产制度。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在个人资产小于个人负债时,且无能力偿还的情况下,如同企业破产一样,实施个人破产制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