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高调竞选总统 希拉里要纠布什的错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04:3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克林顿成为站在希拉里背后的男人 资料图
希拉里建网站筹备竞选事宜 新华社 图声称将重塑美国全球领袖地位,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最高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当地时间20日,美国前“第一夫人”、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希拉里·克林顿在其个人网站发表声明宣布,她将开始正式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从目前的民意调查情况来看,不管是在民主党党内,还是与共和党候选人相比,希拉里的支持率都处于领先地位。

  如果希拉里最终如愿当选,她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女总统,而希拉里和克林顿也将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对名副其实的“总统夫妇”。

  “为胜利而来”

  “我来了,为胜利而来。”

  希拉里用这样的开场白宣布了自己的高调参选。在当天发布的这份煽动性十足的声明中,59岁的希拉里宣布,她将成立一个为参加2008年总统竞选作准备的“试探性”委员会,这也就意味着,希拉里将正式展开大选班子组建以及竞选资金筹集等方面的工作。

  对于自己的参选,有着8年第一夫人经历和两届参议员从政经验的希拉里显得信心满满。“只有一位新总统才能纠正布什政府所犯下的错误,才能重新给美国人带来希望和乐观精神……才能重塑美国作为受世人尊敬的全球领袖的地位。”

  事实上,对希拉克参选总统的猜测,早在2004年就已广泛存在。希拉里所特有的魅力和政治背景,令不少人对她格外看好。“她身上有比尔·克林顿的影子,有名人的效应,有足够多的钱财,又有广泛的知名度……该有的几乎都有的。”纽约的一位民意调查专家感叹道。

  目前民主党中有5名候选人的呼声最高,而希拉里排在首位。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和ABC新闻网的联合民意调查,希拉里目前在民主党内的支持率为41%,领先于紧随其后的黑人参议员贝拉克·奥巴马24个百分点,而2004年民主党副总统提名候选人、前国会参议员爱德华兹的支持率则仅为11%。

  而跟共和党候选人相比,希拉里也毫不落后。调查结果显示,希拉里与共和党目前最热门的候选人麦凯因所获得的支持率对比为50%对45%,而她与前纽约市长朱利亚尼的支持率之比则为49%对47%。此外,接受调查的民众中,有49%的女性支持希拉里,高于男性的30%。

  克林顿经济

神话重现?

  在参选声明中,希拉里特别向选民强调了自己作为中产阶级的出身,称只有一位新总统才能让美国人实现“只要努力工作就能得到可靠的医保、教育和退休保障”的梦想,而这些“美国人最基本的利益诉求”在现任政府期间却屡屡遭受威胁。此外,希拉里还对布什的

伊拉克新政策提出了批评,称要研究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不过,一些美国问题专家认为,对于不少美国民众来说,支持希拉里除了上述这些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对经济前景的憧憬。

  在克林顿当政时期,美国经济一度持续增长近100个月,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长扩张纪录,经济平均增速高达4%,并且出现过“零通胀”的增长奇迹,而且,克林顿政府还医好了美国的财政赤字顽疾。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表示,作为曾经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在经济方面或多或少会受到克林顿的影响,“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克林顿的经济政策中也包含了希拉里的主张”,从这个角度看,希拉里如果当选,其在经济方面的作为还是值得期待的。

  “美国老百姓很怀念那段繁荣时期,”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对记者说,“从这个角度说,经济问题应该是希拉里的加分项目。”

  两大软肋不可忽视

  不过,8年总统夫人和两届议员的经历,带给希拉里的也并非全是政治财富,还有随之而来的争议。这一点同样可以从民调结果中清楚地看出来。尽管希拉里的支持率排名榜首,但反对她的人也占到了40%,远远超过了民主党内其他热门候选人的反对率。

  舆论认为,希拉里目前面临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她曾经投票支持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二是在克林顿政府期间推行的失败的医保改革。

  尽管近期希拉里对布什的伊拉克政策提出了越来越尖锐的批评,并且提议引入新立法,限制布什政府向伊拉克的增兵人数,但她在2002年时不顾许多反战人士抗议投票赞成布什攻打伊拉克的行为,仍在政界和民间颇受非议。

  另一个对希拉里不利的则是她在克林顿政府期间推行的医保改革的失利。1992年克林顿赢得总统选举后,第一夫人希拉里致力于医疗健康保险改革,但最后却宣告失败,让人对她的政治能力产生怀疑。

  潘锐则指出,希拉里如果最终当选,则意味着美国迄今没有一位女总统的历史将被改写,所以,“美国的选民是不是从心理上做好了迎接女总统的准备,还不得而知。”

  另外,希拉里尽管从克林顿那里得到了不少政治遗产,但也因为和克林顿的“捆绑”而同样受到负面新闻的牵连。譬如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绯闻,就对希拉里造成了重大打击。更有人认为,希拉里最终原谅了克林顿,表明她在道德方面太易妥协,有可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前途。

  “我个人认为,希拉里还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能否最终如愿,现在还很难预测。”潘锐说。

  ■新闻观察

  希拉里当选会否加剧美贸易保护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希拉里来了,给美国人带来了经济憧憬,但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贸易保护的担忧。毕竟,民主党一向就强调保护中下阶层利益,在民主党已全面掌控国会的大好形势下,如果希拉里成功当选总统,会不会对外特别是中国采取更为严厉的贸易保护举措呢?

  国内专家认为,对这个问题应一分为二来看。首先,希拉里作为民主党头号候选人的身份,决定了其在贸易政策方面必然要偏向国内劳工乃至整个美国制造业的利益;但从另一方面,希拉里的对外政策或多或少会受到克林顿的影响,因此,她所领导下的美国政府在大方向上仍会是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很可能进一步构筑克林顿时期提出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劳工阶层以及制造业是民主党的政治基础,大部分选票都来自于此,”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说,“因此,希拉里上台后可能采取更多的贸易保护举措。”

  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美国政府也不敢采取过于严厉的保护主义,因为美国的很大一部分利益是在国外。王勇表示,在对外经贸政策上,希拉里当选后可能更注意在出口商、国内劳工及产业的利益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总的来看,希拉里如果当选,对中美经贸关系不会带来太大变化。”王勇说。

  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潘锐则表示,尽管希拉里在对华政策问题上发声不多,但从其丈夫克林顿的执政风格中也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一些提示。在执政初期,克林顿政府一直要把给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与人权挂钩,频频借此施压,但随着两国经贸关联的日趋紧密,克林顿不得不作出了妥协。

  王勇指出,他最近从美国民主党外交顾问人士那里获得的信息表明,如果希拉里上台,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将重新朝着克林顿时期的立场调整,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构筑克林顿提出的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美国最近出台了所谓的21世纪国家安全报告,其中明确提出,在联合国的体系之外,还要建立一个民主国家协作体。而在亚洲则要特别和中国保持合作,但必须是美国主导。”王勇表示,他进一步指出,这份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作民主党2008年以后的施政纲领。

  “希拉里对当初克林顿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过程非常了解,因此,她会更倾向于在中美间构筑相互信任,但也不能忽视民主党政府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举措。”王勇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