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A股市场浮现泡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8日 10:45 扬子晚报

  

  如果有人对中国股市是否弥漫着泡沫一样的狂热情绪还心存疑虑的话,那么,中国人寿(China Life)本月规模高达283亿元人民币(合36亿美元)的首次公开发行(IPO),将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家中国国有保险公司的股价在上市首日飚升一倍以上。

  过去,如此大的涨幅对中国内地的交易所来说颇为正常。上市价格被定在较低水平,这种操纵方式可以确保上市首日带来巨大刺激,使得一些在IPO之前申购中签的幸运投资者迅速成为大赢家。

  在漫长的市场低迷期间,

新股发行被暂停一年多时间,直到2006年5月才重新启动。暂停新股发行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大规模的
股权分置
改革计划,为市场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基础。

  此后,中国大型上市项目的股价在交易首日的平均涨幅仅约38%。

  中国官员本希望股改能够改变市场和投资者行为,但中国人寿上市首日大涨,仿佛亮起一盏闪烁的红灯。股改的目的,意在减持上市公司中大量的非流通国有股。

  对政府而言,它希望通过出售自己在这些企业里的股份而获得一些经济利益,因此,如果上市首日股价飙升,无疑意味着一场灾难。在中国人寿案例中,政府本可多筹30亿美元的资金。

  但与过去不同的是,中国人寿首日大涨的导火索,并不是因为定价偏低。鉴于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很高,因此,承销商在定价时已相当大胆。

  中国银河证券(Galaxy Securities)的一位高级经理表示,许多国内投资者认为,在目前的牛市,基于未来收益对股票进行定价的传统估值方法没什么意义。银河证券是中国人寿的上市承销商之一。

  过去12个月内,上证综合指数已累计上涨120%至130%,并于本月16日再创历史新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出现了一波新的私人投资者。与不断涌现的新共同基金和受制于有限投资额度的外国投资机构相比,他们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这种在中国被称为“私募基金”的大型投资机构,与对冲基金类似,它们募集资金,通过某一经纪机构进行股票交易。

  中国政府将希望,中国人寿上市首日股价飙升是个例外。内地的股票交易所有着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吸引更多企业前来上市,今年的筹资规模可能会超过香港。

  目前已有95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其中,同时在内地(上海或深圳)上市的企业不到一半。

  中国内地股市的繁荣,也导致两地上市企业在香港和上海的股价差异更加明显。

  去年3月份,在26家两地上市企业中,约三分之一企业的香港股价高于上海股价。

  但是,随着H股的价格优势消失,A股再度领先。目前有37家两地上市的企业,它们在上海的股价全都高于香港,其中许多是遥遥领先。摩根大通(JPMorgan)表示,其中8家企业的A股价格至少是其H股的两倍。其中以洛阳玻璃(Luoyang Glass)为最,其A股股价较H股高出331%。

  中国严格的资本及投资管制,阻隔了两地市场之间的套利交易。受不同的人气和流动性状况的影响,两地的股票交易所就像各自的地产市场那样截然不同。

  在中国人寿A股上市案例中,上海和香港的投资者是非常乐意各持己见的。

  在1月9日上市首日的交易中,中国人寿A股的股价翻了一倍,但此前数周已大幅上涨的H股,走向却与其相反。其结果是,中国人寿A股目前较其H股高出50%。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主席大卫?特威迪爵士(Sir David Tweedie)表示,价格方面的差别带来了一个难题。

  他日前在香港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试图对一家(两地上市的)公司进行估值,那么,我应该参考香港的股价还是内地的股价呢?为什么?”

  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摩根大通的三位策略师提出了一个答案。约翰?唐(John Tang)、龚方雄(Frank Gong)和Lan Deng写道:“全球基金经理似乎已开始将A股视为一个正在膨胀的泡沫,因此,他们不太可能会使用A股股价作为一种估值基准。”译者/刘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