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降温”是理性的回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 08:49 中国证券报

  纪卓瑶

  在市场化就业的格局中,教育自然也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问题。考研“降温”无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有关,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考生基于现实的“理性”思考。

  谁不想学历层次高一些,在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多一分胜算?然而,伴随着考研热的持续升温及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研究生就业“风光不再”,“学历越高越好”、“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已成明日黄花。无情的现实,不仅让许多读研者的理想与期望落空,甚至毕业后的薪水还不及当初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的薪水。这种“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必然使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幡然醒悟,读研求职存在着诸多风险,还不如抢先一步就业客观实际。

  道理很明白,即使研究生教育不收费,考研“降温”也是一种趋势。只不过实行学费个人买单后,加速了考研的“降温”。迫使不少在读研与不读研上犹豫不决的学生,开始更多的考虑“投入”与“产出”的问题(比如今后的就业、家庭经济实力等诸多现实因素),在比较中做出更为“理性”的选择,以规避盲目跟风考研所带来的“投入”与“产出”的“剪刀差”。

  研究生扩招,一个导师带30多个研究生,制造了许多“泡沫”文凭,早已为社会所诟病。这不仅使教育质量打折,同时也无形中加重了老百姓的教育负担,使不少原本就无力承受四五万元大学培养费用的家庭“雪上加霜”。从这个角度讲,考研“降温”回归理性,无疑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只是笔者以为,在目前考研日渐回归“理性”的现实情况下,高校匆匆忙忙收费反倒有点不合时宜,因为由此也可能导致一些有志读研并且优秀的贫困学生面对考研望而却步。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长远计,高校其实更应当以此为契机收缩研究生招生规模,在提高质量上下工夫,而不是急于收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