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市场需要“新面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 02:13 金融投资报

  “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持续繁荣,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这样,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才会长盛不衰。”拍卖界资深人士黄久胜坦言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今年的拍卖市场就应该出现较多的新面孔,这样,拍卖行业在去年的基础上,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竞买队伍需要新人

  “从近两年的拍卖市场来看,虽然去年比前年的拍卖要活跃许多,但是,竞买人队伍中的‘新面孔’却并不多。据我了解的情况,在这两年里,创造纪录的买家很少是‘新面孔’的作为,而大多都是收藏界的名家或是财团。”黄久胜说。

  他告诉记者,这两年里,他参加了近百场拍卖会,但在每场拍卖会上,他看到的都是“老面孔”居多,特别是那些成功竞买者,百分之九十都是“老面孔”,“新面孔”虽然也有参与,但成功竞买者并不多,创“纪录”者更是凤毛鳞角。

  “市场的持续发展,仅仅靠‘老面孔’肯定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就如长江里的水,每天看见的都是新鲜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新面孔’的加入,才更有利于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看多了出出入入的‘老面孔’,吃多了反反复复的‘炒冷饭’,投资者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更对‘老面孔’的市场价值产生戒备心里。而‘新面孔’的出现,将为投资收藏者带来新的视觉注意点和经济增长点。”

  艺术品需要推陈出新

  与竞买队伍需要“新面孔”一样,拍卖市场的艺术品也同样需要新拍品的不断加盟。

  “试想,作为一个市场,无论你卖什么东西,如果老是只卖那么几种,整个市场就不会景气,正如在菜市场买菜,如果市场天天都卖萝卜白菜,恐怕买了几次以后,就没有几个人再回头去天天买同样的几种菜。艺术品拍卖市场也同样如此,但‘高端’拍品变化不大时,竞买人的竞买兴趣自然就会大减,这样长此以往,拍卖市场就会出现低迷,这对拍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百害而无一利。”

  黄久胜认为,虽然这两年的拍卖市场看起来比较火爆,但是,还有大量的精品级拍品还没有在拍卖场上露脸,这些精品级拍品一旦露脸,势必受到藏家的追捧。

  “但是,在精品级拍品露脸的同时,一些新锐艺术家的作品也需要大量推出,这样,可以满足一部分新人收藏的需求,同时,拍卖公司和画廊还要为二、三流的艺术家作品拍卖推陈出新,以便吸引更多的买家。”黄久胜说。

  他认为,藏家多为艺术爱好者,本身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水准,有些精品力作又历经几十年时间深藏,越陈越香。所以,当有机会出现在艺术市场上时,因其“新”,因其“精”,就会成为众多收藏投资者的追捧对象。

  “两新”为拍市护航

  “如果拍卖市场具备了这‘两新’,两者并驾齐驱,今年的艺术品拍卖就一定会繁荣昌盛,创造出拍卖市场的历史新高。”

  黄久胜表示,自去秋以来的市场调整仍在继续,平庸的拍品和场次已少有人问津。这一市场收缩表明,艺术品市场不能无限扩容,大量的、重复的、平庸的、同方向的竞争,不仅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的无序。在调整期及未来的市场中,数量、场次不再具有

竞争力。艺术品拍卖市场本身是一块巨大的
蛋糕
,拍卖公司要在这个市场站稳脚跟,就需要不断地开拓市场,挖掘市场潜力,而对拍卖品的推陈出新和吸引更多的“新面孔”参与竞买,就是拍卖公司久盛不衰的唯一法宝。 本报记者何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