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转型后的中国资本市场资金从哪里来分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 16:2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07年1月13日9:00-17:00,第11届(2007)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资本市场——从制度变革到战略转型,与会嘉宾将以“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转型”为主题,围绕“大型国企回归A股、中国蓝筹股如何建立、市场资金来源和2007年股市发展步骤”等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新浪财经提供独家网络支持。以下为转型后的中国资本市场资金从哪里来分论坛实录。

  主持人姚振山:我是

中央电视台《中国证券》主持人姚振山,去年交给我一个模块是中国市场的改革建设。今天的议题是回归A股的蓝筹股市场,第三个议题是资本市场07年神话能否延续,我相信每个人都很期待,认为07年最好延续,我觉得如何延续还是需要钱,第二个模块告诉我钱从哪里来,今天最难的模块又交给我了,但是我相信下面的几位嘉宾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给大家阐述清楚,到底未来1年、3年、10年,包括在晓求教授的报告里面讲,当2020年当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达到60万亿和80万亿的时候这个钱从哪里来。下面我我介绍嘉宾,第一位是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平新乔教授。他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做《微观经济18讲》。下一位是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接着是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所长陈晓升先生。申银万国是本土影响力最大的券商机构,他们可以撬动方方面面的资源。还有一位嘉宾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焦瑾璞。下面的嘉宾是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先生。彭旭先生在我们投资界是一合新型,他管理的基金在3个月的时间给投资人带来的50倍的回报。当然他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当然是对于的投资者,但是个人的生活是不是负责任我就不知道了。还有一位是中国银行私人业务部副总经理黄金老博士。我想关于资金和股市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但是现在资金变成了一个比较单一的问题,到底有没有巨大的供求。那么我刚才看了一下,1年以内我们知道会迎来A股的高潮,大非和中非会减持,这个非是非流通股。3年之内我们会看到非流通股的股东。到2020年13年的角度,我们的资金到底够不够有,资金是不是充足,从哪里来?今天在各位嘉宾看来可能资金渠道很多,在各位看来从哪来呢?第二个问题是怎么能够吸引资金进入中国的市场?最后大家展开一个讨论,这个资金的渠道是从国外还是国内来?或者您认为有其他的渠道。最近说是您有30亿的资金在上窜下跳,是不是真有这个事?

  焦瑾璞:我没有查过,但是等到我认证清楚了,我已经去世了。

  主持人姚振山:您的回答不是确认这个事。如果是确认的话,我觉得我们今天的话题不用谈了,有30万亿,稍微有10%或者是20%的钱进股市这个钱就够用了,可惜不是,所以今天这个论坛可以进行下去。

  焦瑾璞:我想如果是人民币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印的,如果是美元的话都是美国银行印的。

  平新乔: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问题,中国股市前一段时间说没有需求,关键是没有这样好的企业,如果这样好的企业来了,老百姓的钱都出来了,我稍微引申一点,一个国家的股市的价值应该是2倍到2.5倍,这是01年的一篇文章说的,好的应该是GDP的3倍。美国的1.5倍和日本的1.6倍都是偏低的。所以按照这样的股市,我们2020年达到2兆还是3兆人民币,甚至是5兆人民币,我估计人民币的流动资金关键看你怎么放。我认为股市上面的资金量的短缺问题不是一个问题,看你有没有魄力放开。

  黄金老:迄今为止流动性还是没有一个准确地解释,到目前整个着重的市场都在谈流动性的过剩,那么我想到迄今为止人民币的升值已经超过了5%,如果按照现在广泛的预期,如果再升值5%,那么中国的外贸顺差还能不能够持续扩大?那么外贸顺差是货币供给的主渠道。那么第二点,中国股市的流动性,资金是在我们的资本市场上。第三从央行来讲,在某种程度上像1998年的体系回归,1998年以前都是从一个规模管理的,它会取得一个更顺利的效果。所以现在中国货币的流动性在今年会不会更大规模的放大,这个是需要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

  主持人姚振山:实际上我把前三位的发言总结一下,我不知道是为了下一步展开讨论和辩论是不是做准备,前三位是基本上没有明确地回答,第一位说不能问题,第二位说人民币就是中国银行发的,美元就是美国银行发的,第三位说是规模放大的问题。

  彭旭:我是今天开会被邀请过来的直接从基金行业过来的代表,这几年关于谈了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我觉得我也不敢说我个人的意见就可以代表整个基金行业的意见,因为来的都是经济学家和资深行业的学者、教授,从我们中邮基金目前的情况看,我们最近每天是以7000万的基金份额入帐,从目前总的规模来看,21.79%是来自机构投资者,包括中国人寿。78%左右是来自个人投资者。我最近被邀请到很多,包括农行、保险、中国邮政到全国各地做了一些我们基金的推介。我们营销部门的人说,叫做老头老太太,我发现现在中年人也越来越多了。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符合我们同投资的角度分析的趋势。第一个我认为中国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是一直存在的,而且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第二个就是说,由于基金这个行业管理的相对规范和透明,增添了投资者的一个基本的信心。第三点就是这两年市场的财富效应点燃了这把火。所以我们按这个趋势来看,我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个人投资者的储蓄资金将会源源不断地,并且会以加速的趋势由基金的方式进入到投资资本市场,而且这个趋势是很迅猛的。哪怕有大盘的调整,我可能每一次的调整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进来,因为大家都觉得涨幅过大不敢买,每一次调整之后,只要市场一稳定,可能更多地资金就会进来,这是我们从基金的直接管理,我们帐户的构成发现的。包括前一段时间,中国的市场上也是发了一个基金,一天发了400亿,而这绝大部分不是机构投资者,大部分都是中散户购买的。所以我们判断中国未来2、3年基金的市场,个人投资基金的趋势,包括居民储蓄的分流到资本市场的趋势,我觉得会非常明显。并且会进入狂热和盲目的阶段,跟最早股票发行的时候买认购证一样,但是最终会回归到理性跟成熟。

  主持人姚振山: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彭旭说钱都会进入到他们的基金。下面我们看陈晓升怎么说。

  陈晓升:我们对于基金非常关注,我们认为中国的资本市场资金来源两大块,一块是个人投资者,一块是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上午屠主席说大概占70%,那是去年年底的数据,现在从我们的预测来看,已经超过了40%甚至是45%是机构的资金的来源。也就是说个人投资者大概是55%这么一个水平。他们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在未来会怎么样到资本市场里面来?我觉得对上午我们晓求教授讲的梦想我是非常钦佩的。那么这个资金怎么来?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在“十一”过黄金周的时候,有多少人他过股票?然后在元旦的时候,我相信这个比例会上升,大家再想象一下,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到春节的时候,全国大范围的黄金周有多少在饭桌上讨论股票的事情?这是一种财富效应的扩散导致居民储蓄资金到投资资金的转化的过程。现在目前国内的投资者包含7大类,第一大类是基金管理公司,截止2006年底是860亿,第二类是保险类的机构,保险类的包括人寿险和财险,以及一些企业年金,我们单纯设他们管理的规模是2000多亿,最及刚刚增加了200亿,接下去这一块的资金可能每年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11月底的时候保险类是11万8千5的规模,以后我们会按照16%的速度增长。当然还有企业年金,现在大概有1千万左右。第三大类是证券公司的自营资金和委托管理资金,先不谈自营,委托管理大概是340亿的规模。大概有7家创新类的公司都有资产管理的计划,加上他们的自营资金大概是700到800亿的水平。信托管理计划目前银监会审批的大概是700到800亿的水平,再看直接参与像中国人寿和中国工商银行的资金这一块不可限量,可能某一家资金在申购一个股票的时候会动用上千亿的资金。再往下看很多人在证监会门口排队。还有商业银行,大家不要忘了资本市场包括商业资金,接下来的资金从哪里来?接着我们今天上午人大的研究,要研究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资金从哪里来?我觉得来自于金融市场的效率,金融市场有效率资金就会来,这个效率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融资效率,第二个是投资的效率。无论是你个人还是机构你投资基金是很方便的,像我们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是非常方便地可以投资这个市场,投资的效率是很高的。里面牵扯到投资市场的效益。第三个层面就是监管的效率,一旦我们的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了之后,除了我们官方披露的,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深层次的变化之外,有一条可能是我们观察到的,股权分置的改革可能是我们中国企业的一项启蒙运动。现在在两地市场开户的只有8000万客户,去除了叠加的因素可能不过20、30万,但是2007年的市场投资会更广,有了这三个效率我们就是有效率,这样经济也会有效率,我们大国也会崛起。

  主持人姚振山:讲得非常精采,但是任何的市场都有遵守规则和没有遵守规则的,陈老师是没有遵守时间,讲了7分钟。

  刘纪鹏:我想先问主持人一个问题,30万亿在中国股市上窜下跳,出自何位名家之口?

  主持人姚振山:我不好说。

  刘纪鹏:直截了当说,你要求我们明确,我也要求你明确。

  主持人姚振山:刘教授是我尊敬的师长。

  刘纪鹏:是我是你尊敬的师长还是他是你尊敬的师长?

  主持人姚振山:我这两天看了一些资料的统计,主要的观点都说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吴敬链教授有这样一个说法。

  刘纪鹏:我一猜就是他。据说是在香港说的这番话,因为大家对于他去年说的那番话,说股权分置改革错了,大股东受歧视了,所以老先生说话本质慎重,尽管他被你们评为最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但是我不同意,我不赞成。因为如何判断流动性,我们去年储蓄总额是30.34万元,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差不多是20万元,那么差额就是10万多,所以判断流行性以此为主。但是我们这次银行提高准备金率就是提高1.5个百分点,他谈有30万亿上窜下跳我不知道从何谈起,所以我只有一个字的评论,就是我不赞成这种谬论。

  主持人姚振山:我还想让您明确一下,您认为资金从哪里来?

  刘纪鹏:这个30秒不够。

  主持人姚振山:我主持有生以来第一次在一个这么大的会场上表达失误,我只是向焦瑾璞教授问了这个问题,但是每位嘉宾都要回答,我向大家表示歉意。下面这个环节第一个问题回答完了,提两三个问题,交给在坐的观众。

  提问:请问彭旭先生您是如何做到在3个月内在这样一个投资规模做到50%的收益?如果按照这个推算的话,一年可以达到300%的收益吧?

  彭旭:今天我们讨论的是关于资金从哪里来的问题,关于我们投资收益的问题,我想能不能在会后私下交流一下,确实有跑题的嫌疑。

  提问:因为我是一个证券的从业人员,所以我的问题是刚才大家谈到了资源的来源问题,其实过去在几年前的市场上,证券公司的资金,不管是自营资金还是客户的资金,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那么我们过去的统计,比如说最近,客户的保证金和客户的资产规模都有很大的放大,我的问题是从专家的角度看,未来的证券公司的资产业务和资产管理,在整个的资金构成当中会有怎样的发展,请陈先生回答一下。

  陈晓升:我觉得刚才说了,7大类的机构投资者当中,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也是主要的一个,如果有合适的机构投资,我觉得上一届证监会的管理层最大的功绩就是超常规发展的机构投资。如果没有当年的政策,也没有今天上午我们宋教授讲的证券的理性定价的问题,所以对于证券资产管理工作,已经落后于整个基金的发展,但是未来的前景,因为证券公司跟基金公司相比有很多的优势和长处,毕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在未来这一块,能够跟基金公司的发展规模等量齐观也是可以预期的。谢谢!

  提问:请问焦先生,您认为提高春存款准备金率会不会限制资金流入股市?如果限制不到,我们是不是有其他的后续的政策在跟进?

  焦瑾璞:我回答的问题是最准确的,因为人民币就是人民银行印的,当然我说了一个头,人民币印了之后要发行,然后由多种途径进入股市。现在是两种,一种就是这么多年,我们实际的货币供应量的运作,超经济发行有一块,这一块如果你用我们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就是M2是明显的高出经济正常需要量的,那么多出这一块去哪了?现在理论界叫做中国货币之谜,搞不清楚。还有一个是储备货币得需要人民银行吐出人民币,之后又是基础货币,又是高能货币,这样的情况下,我感觉到黄金老先生谈到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个大家也讨论了很多。我把刚才的问题引申到现在资金来源的问题,确实应该是比较充足的,面也应该是比较宽的,途径也是比较多的。第二个这个同学问我的,刚才刘纪鹏老师也讲了,提高0.5%个流动资金,主要限定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主要提了4次,大约是6千亿左右的流动性,主要是限制银行系统的至于说对股市的影响有多少,我现在真的算不出来。包括昨天我的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我让他写的论文就是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研究,我一直在想这个方法,但是我觉得这个是搞不清楚的,至于说下一步人民银行有什么政策,很对不起我没有这个授权,你到时候看人民银行网站,如果有什么政策会及时地反映出来,谢谢!

  主持人姚振山:谢谢焦局长的回答,这次的回答我个人比较满意,观众也给掌声了。刚才这个环节我们主要是回答第一个问题资金从什么方向上来,我总结了一下,可能我们更多地讨论是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那么依基金一线人员的看法,机构是20%左右,个人是70%左右,我觉得无论是国内的层面无论是保险基金还是居民储蓄等等,我想国外的投资者也非常看好国内的市场,而且通过增加QFII的资金也好和其他的渠道都想进来。那么大家怎么看国外的资金?特别是在对外开放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慢慢地人民币越来越成为强势的货币,或者是在晓求教授的报告里面说,人民币资产可能未来是可以定价的资产或者是定价的中心,在这种趋势下,外资会不会成为未来,或者是在这个资金市场会不会成为主要资金的来源?

  平新乔:其实我很想谈这个问题。资金无非是从国内和国外来。我刚才提了一个头,在国内来讲,那么多的民营资金,那么多的国民储蓄,银行还有流动性。那么怎么从现在的储蓄转化为资金,那么刺激到机构投资改革和放大,我们只有这么几家公司,数量也不过300。那么跟这个问题有关系,要做大的话,国内要把个人资金转为股市资金,关键是利率改革,如果这个问题不放开,很难把这个事情放大。为什么呢?因为它有一个基准的创造性,这一块去年我们中央银行调了5次,按照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准备金的功用是为了控制银行的风险,你投资要讲究回报,那么控制利率的作用也在这儿。如果说你收紧了准备金利率要放开,或者是收紧了利率准备金就要放开。我们现在两头都没有放,所以这一块是可以研究的。第二点外资怎么进来?刚才我很欣赏我们吴晓求所长的观点,中国这么大的大国,我们现在经济发展了,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视角,我们来做大中国的金融市场,那么这一块外资现在很有需求。外资合并可能会跑到一点,但是那只是低质的外资,高质的外资还会进来,因为中国经济的提高对于外资的吸引度提高了。这主要看资本帐户的放开,这实际上是国家的大策略,我们实际上对这个问题犹豫了很久。如果真的做这一块,这个阀门怎么放?到了1月19日我们要开中央的会议,我觉得我们国家到了这个时候就要像当年一样,很慎重地研究我们10年、20年的金融方向发展。

  焦瑾璞:我接着平老师的话继续说,我最近也在重新找出宏观经济学,我现在感觉到传统的一种经济理论解释不了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包括刚才讲的资金的问题。我最后又看到了咱们人民大学的一本书,我感觉我们要谈到的要以宽眼界地看问题,不仅仅是看中国的问题,多联系国外的问题。这是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情况下,贸易加速流转,是全球在流转,流转里面就是投资与供需表现了这个净额拿来计算。就是国际贸易和资本的转动,必然联系投需。如果你本国的资金不够了,你可以利用国外的,这样的情况下就涉及到了汇率的问题。那么汇率情况下又涉及到你进入本国国内利率的问题,我就感觉到现在不能展开讲,如果展开讲,现在是6个关键词。第一个问题就是说贸易、资本、储蓄、投资、利率、汇率。刚才平老师讲我们应该对利率和汇率做一些研究和变化。第二点,我感觉到尤其是现在我们国家又面临着人民币升值这种预期,这种情况下,经济好转,股市也好了,现在是一片歌舞升平。我也感谢股市,我平常不炒股的,偶尔买股票,我经常开会,也卖不出去,也看不到市场,发现过半年之后,也在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现在在想,财富的增长,要根据一种事业的增长。我可能是长期研究货币政策,一直以关注通货膨胀和价格为基础的,我一直认为涨得太快未必就是太好,资金太多反而会助推这些问题。我觉得在大学期间很早就有泡沫这个词,我觉得泡沫产生了爆破一个,再产生了再爆破一个,现在不能说很危险,但是我们不能最后一个泡沫。

  主持人姚振山:如果银行的客户都变成了银行的股东,私人的业绩就上不去了。

  黄金老:我想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来讲,可能最近几年中国人民币的升值的情况下,我感觉资本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中国的居民本身资产结构的改变。那么现在中国银行业有16万亿的储备资金,过去一个观念就是中国喜欢储蓄,美国人不喜欢储蓄,我们的储蓄率是20%以上,可能美国是0。现在大家清楚了,是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好的投资渠道,实际上从2001年以来,当时国家银行可以办理外汇理财,所以中国的外汇存款一直是负增长。一开始是900亿美元,现在是600亿美元。中国喜欢做多样的投资,只不过我们过去没有给大家提供一个多样的渠道。从去年以来这个资本的发展,这些的渠道都在发挥。那么现在是不是针对基金公司等等的公司,把资金转化成资本市场的资金,这个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最根本的一点,目前我们资本市场的机构,有没有把资金顺利地都导到资本市场上去的能力,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思考的。从一个社会来讲,它的资本结构应该保持在一定的配置。国债达到保险累计的方面,第一类应该达到3%,第二类也应该是3%左右,第三类就是房地产应该是6%左右,再往上就是基金,如果去年和2001年加起来,除以5或者除以6的话,实际上投资基金的收益率就是10%到15%左右。再就是股票,如果我们现在把资金都投入到某一个股,那么这个就是中国波动的风险。那么从我们银行基金来看,我们怎么样把资本资金导入资本市场。第一个是国家政策的放松,曾经保险业成立市场融资,那么以后是不是允许银行业也成立?那么这个目的是开发资本市场的能力。所以去年人民银行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礼包,说中国银行业可以,但是中国银行开发的远远低于市场上的市盈率。

  主持人姚振山:黄博士谈的还是内子的。我们听一下彭旭的,您认为外资对于中国市场的进入,会不会大过中国资本储蓄资金的进入,哪个会成为主要的方法?

  彭旭:实际上我刚刚在思考一个主要的问题,我作为一个基金管理的人员,人大为什么会邀请我第二个模块的讨论。可是邀请我来问我资金从哪来?我是这么考虑这个问题的,我觉得因为今天我听了第一场,包括我们现在的银行的领导和经济学家,关于泡沫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虚拟市场。既然我们都定义为虚拟的市场,不管是什么趋势,向上的还是向下的趋势,一下形成,最终必然是以泡沫结尾。难道我们认为2004年的900多点不是泡沫吗?认为股票跌过头的时候,同样的招商银行还跟我们讨论了蓝筹,同样像宝钢这样优秀的股票,在2004年,虽然我从事这个行业10多年了,我大声呼吁遍地是黄金,可是每个人搭理我。难道那不是泡沫吗?只要是资本市场形成了趋势最终是以泡沫结束的,这是一个非常正常和必然的现象。所以我们试图在发现泡沫和指出泡沫,我觉得这是没有意义的,真正的泡沫在中国资本市场到现阶段是远远没有形成的,是必然要形成的。而最终推动这个泡沫的形成的,就是人们的贪婪对利益的追逐,这是任何人很难改变和扭转的趋势。包括下跌最终的趋势是由于恐慌和恐惧等等都是由资金构成来形成的。

  我认为这个存在是就是合理的,从资金的构成而言,当然从中国现状的资本市场而言,我们希望如果将来外资的比重越来越大,资金从哪里来?就像陈所长讲的7个方向,包括个人、外资等等,但是从未来到底哪个构成会更大一些?您认为是外资更多一些还是内子更多一些?我认为现在谁也不能准确地判断,在未来几年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而言,是哪一类的资金的比重最终会占得更大一些?我觉得这个把握不了,但是有一条,如果将来的中国牛市有一个泡沫里面,这个会很危险,因为这个钱是人家的,不是中国自己的,如果人家拿回去,中国的资本市场会面临一夜崩溃的可能性。在东南海等等的地方都出现过,所以我希望比例越均衡越好,不在于谁重谁轻。

  主持人姚振山:您把问题提到了焦所长的方面,我们还是请一下后面的两位嘉宾的发言。

  陈晓升:我觉得关于外资怎么进来的问题,就像资金从哪里来,我觉得第一是资金会不会来,第二才是从哪里来?我们说美国的数据,他2005年的养老金是14万亿的水平,而共同基金是8.9万亿,其中有3.4万亿是养老金给它委托管理的,所以加起来是20万亿,跟美国市场的20万亿的市值是基本相当的。如果说中国经济在未来15年保持了一个8%左右的稳定的增长,目前中国的GDP在全球当中是增长了大概4个百分点,大家算一下是什么数字?如果中国的稳定增长是全球增长标配的数字,那应该是一个超配。所以应该看我们的人民银行怎么稳定的问题。

  刘纪鹏:我回答第二个问题是“不会”。你们叫做转型后的资金从哪来?或者是下一步资金外资会不会成为主力?我个人理解来源无非有几个方面,一个是外资一个是内资,再一个就是机构,再一个就是居民储蓄。我的结论是下一步的资金主要在国内,不会是外资。第二点,国内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机构,不会简单地是个人。那么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我想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在给的额度是100亿,只用了还不到90亿,我们现在的市值已经突破了10万亿。我们现在这一段央行的政策非常成功,我倒不是因为焦局长在这才这样说,我们的汇率非常成功。用逐步地调整的方式,不可能外资一下子就成为我们市场的主力资金。更何况我们渠道的打击非常厉害,机构对机构200万就要上报了,焦局长每天在查,所以短期内作为我们一项基本国策,你想大规模地成为主力不大可能。第二点,刚才他们两位都提到了,这个是作用国家战略安全来讲,我们下一步可能要重塑以资本市场为整体架构的现代体系,那么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在战略时期的转型问题,所以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也不会立刻让外资成为主力,不大可能。第三点从我个人来讲,我也不希望它成为主力,因为我们市场制度性的矛盾刚刚解决,中国的股民从苦难的深渊里刚刚脱出来不到一年,立刻让他们分享,我想对未来的判断,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为什么不错?你下边的问题如果问到了,我再回答。

  主持人姚振山:其实刘先生很爱国,他刚才的意思我已经听出来了,他说现在的点位太低,再涨个3倍、5倍再让外资进来,您的意思就是结果全中国,打倒全世界。

  刘纪鹏:我跟他比较熟,后来他做节目我就不爱去了,因为他老问简单的问题。我告诉你我要回答的资金,我认为主要从哪来?我的回答是国内机构,那我再加一句,应该主要从商业银行来,我就说到这儿。

  主持人姚振山:从商业银行来?

  刘纪鹏:如果你给我特殊关照的话,我再讲一下。

  主持人姚振山:这让我想起来咱们股市建立之后资金结构的变化,我不知道对不对,我引用的是吴晓求教授报告上的话,95、96年的时候是第一个时代,当时这个市场上的庄家和散户比较多,很多的钱是从商业银行来,都是银行的钱回归进来的。您觉得现在商业银行的钱怎么进来?

  刘纪鹏:我现在可以展开一个比较正式的话题?

  主持人姚振山:给您3分钟。

  刘纪鹏:好的,我想中国下一步的目标是要迎接投资银行时代的来临和商业银行的转型。因为我们的金融从计划经济时代到财政金融,当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形成了货币经济,直到今天我们支撑整个金融体系的依然是商业银行,所以焦局长不好回答的正是这样。支撑我们信贷总额90%以上都来自商业银行,为什么要

宏观调控?为什么怕经济过热?都是流动性的问题。我们之所以提出流动性泛滥和不好,主要是针对我们商业银行的,你说民间的钱在那流动,进了股市风险自负,我们怕什么?所以我们担心的还是商业银行。所以在去年一年里面出现了三大银行都必须要赶快上市,而且在这个时期汇率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愁的也是外资。但是有人PK,就中国大方面来讲,这是一招非走不可的棋;就像总理和副总理都提到了这是背水一战。因为商业银行都是国有企业,因为它的坏帐率一旦发生,中国的老百姓的钱都要取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怪圈。所以商业银行能不能提高治理结构来规避风险,而不是我们党中央的一把手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宏观调控,这是关于下一步改革的重大的战略。所以我谈商业银行的改革,我们就是要创造这样一个局面,今天股市的改革并不是我们委屈了5年,长期受苦受难,很多的证券公司和股民英勇献身,从这样的局面刚刚走出来,我并没有从这个方面考虑,而是从国家的局面考虑的。今天我们必须想办法发展投资银行这样的金融产业。投资银行是干什么的?它是制造企业银行的行业。它的钱从哪里来?从我们今天改革混业经营中来吗?混业经营是我们下一步解决的重大问题,否则WTO进来我们的商业银行根据没有办法跟别的银行竞争,因为我们收入的结构是95%甚至是99%都是信贷差,而混业银行信贷的收入已经降到20%、30%,其他的都是中间业务。所以今天焦局长在这儿,还有黄金老,你刚才的判断我又要纠正,他是个人业务部,就是我们说的高端客户。银行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把储蓄者变成授权的投资。比如说我们在汇丰银行你的高端客户50万离去以后,很多的汇丰的保险、证券等等都来找你,然后转化为投资,投资又购买我们同行金融制造的企业产品。企业现代制度形成了之后,再回到我们的商业银行,这个链条才是我们中国资金体系循环的良性循环。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资本的发展,资金从哪里来?一定要伴随着中国金融会议,特别是周小川行长说的,下一步应该在真正治理结构和改变商业银行成为混业经营的集团,大力拓展中间的业务。就是未来银行的收入,黄金老给银行带来的收入到达50%以上,中国银行就有收入了。中央人民电视台现在的
竞争力
弱就在于凤凰卫视,凤凰卫视的大牌主持人人家都是嫁同行业的人士,你们中央人民电视台弱所以你要动员一下,你要结盟你就能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我说资金要从我们的商业银行来了。

  主持人姚振山:谢谢刘教授。时间关系,今天应该是一个非常高兴的日子,在去年的时候我们看06年市场的时候,还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走到今天,我们发现06年的市场给大家带来非常多的惊喜。在吴晓求先生这么厚的报告里面就谈到了“惊喜”两个字,到了2007年中国的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到底怎么走?蓝筹如何回归?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蓝筹?这个钱到底从哪里来?我想在坐的6位观点比较鲜明,现场气氛也比较高兴,所以希望这次的欢乐是我们对06年的总结,也希望这种欢乐可以贯穿到2007年。资金到底从哪里来?是一个学术的问题,像吴晓求教授说的,我们应该不断地扩大它,最后让它汇集到太平洋,成为太平洋的一部分。这个模块到此结束,嘉宾很辛苦,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观众朋友也很辛苦,感谢大家的参与,其实我也更辛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