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A股定海神针得失多元化 肖钢猛推两大战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 02: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贾玉宝

  4年前,中国银行(601988.SH,3988.HK)借中银香港(2388.HK)上市之机,开始了其多元化和国际化战略的持续征程。在“CHINA”概念之下,这一比较优势为后续的中行上市加足了砝码,成为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

  然而,困惑亦由此生。一是多年的多元化版图北伐渐进;二是国际化战略在没有完全被纯市场化运作所涵盖,以对接中国企业外拓之余,汇率风险又罩在头顶。

  诸端博弈之下,中行

股票在高战略价值和低投资价值之间游走。历史于是回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战略概念如何转化为现实收益?

  多元化中行“北伐”

  中行的多元化路径始自香港平台。

  由于较早在海外展业,中行率先绕开了金融混业经营限制,成立多家经营非银行业务的子公司,形成了涵盖银行、保险、投行、证券、基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混业平台。

  其中,银行、保险、投行是为中行的“三驾马车”。就中行的香港和内地资源对接来看,中银香港和中行深圳分行的合作较早,这导致后者在科技信息、产品开发、市场策略等领域胜人一筹,并奠定了中行在深圳银行同业的十年霸主地位。2006年底,中行深圳分行为总行贡献了20余亿元的税前利润。

  然而,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港资北伐的双重驱动下,中行的混业北伐起步并不早。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在深圳设立分公司10年后,中银保险才走过了罗湖桥。2001年成立的中银保险深圳分公司起初也是业绩平平。

  中行一人士称,主要是中银保险和中行分支机构在集团层面未形成和理顺分配机制,导致银行代理保险积极性不高;相反,中行代理其他保险公司产品的积极性却较高。

  不过,到2006年1月,中银保险江苏分公司在南京成立,中国区总部也从深圳迁于北京总行总部。近期,该公司筹划北京分公司的报批,以便形成初期简单的“南北一条线”三点布局。

  从投行来看,于1998年8月在香港成立的中银国际从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为要做中国本土最具规模的投资银行。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的第一天,中银国际即被批准回内地开办金融业务。然而,这一“海归”的投行梦想同样没有很快实现。2006年,中行总行资金业务部承销了一批短期企业债,并在积极展业。对此,中行总行员工私下评价,“有资源内耗之嫌。”

  “中行已成为事实上的综合经营性金融集团。这一优势使中行在产品设计和客户服务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但是,中行在多元化资源整合利用上却走了一些弯路。”世纪证券一分析员称。

  国际化加速度?

  与多元化并行的是中行的国际化路径。600余个境外机构是中行最自傲之处,由此极大化助长了中行的国际形象。

  “想当年,不少国外网点设立是外交部直接参与谈判的,厚积之下,目前全球网络资源非常难得。但是,这一价值没有受到最大化的认可,甚至是内部的一致认可。”中行总行一名中层人士称,尤其是在中国企业不断海外展业进程中,如何做到境内、外机构在业务上的有效衔接和资源共享,仍是有待优化的问题。

  不过,这种超前的全球化布局仍为中行赢得了不错的人才战略储备。早在多年前,中行就启动了境内、外机构和境内机构间内部人才交流机制。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即是其中的一位受惠者。1984年,身为中行南京分行干部的刘明康经过内部考试,调任中行纽约分行部门经理三年,随后成为中行南京分行信托公司总经理。

  问题的另一面是:这种人才储备在没有有效激励机制前,也往往在给人才以国际眼光的同时,造成了部分人才的流失。

  2005年前后,中行总行和部分分行在调研后开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现存的薪酬体制无法解决。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在同城市场拓展中,一方面是股份制银行的支行长们高至百万的年薪、灵活的营销手段,一方面是一些国有银行的支行长们较低的收入、固守的大行形象。

  对中行更直接的影响还有汇率风险。

  在1994年之前,中行是中国外汇专业银行,在国内率先经营外币贷款、外币转贷款、国际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及出口信贷。由于这一长期的外汇专业地位,中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数、海外资产比重以及海外资产的利润贡献等指标均列全部国内银行首位。2005年中行的外币贷款、外币存款业务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3%和40.9%,按业务量计算,其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市场份额约为32.6%。

  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现实和趋势下,较多的外币业务也使中行面对一定的汇率风险。除了汇金公司于2003年以美元方式注资造成的外汇头寸(该笔敞口与汇金的外币期权对冲)外,中行在外汇交易和海外投资中均存在大量外币头寸。

  就在2005年

人民币升值之初,与其他银行相比,中行的外汇净头寸与总资产的比重始终在10%左右(建行2005年比例小于7%,交行和招行均小于1%)。而随着2006年人民币升值加快,中行的头寸风险加大,逐步结汇及其他手段减少外汇敞口成为现实选择。即便如此,据中行信息科技部门2006年7月报告称,中行在结售汇业务上每年损失仍约4亿元人民币。

  中行H股和A股上市后,汇率风险直接导致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错配。2006年中,由中行财会部牵头,作为一项总行级大课题,中行已经开始分析汇率风险影响。

  “2006年上半年,中行因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汇兑损失为35亿元人民币。”中行行长助理朱民在公开场合表示。中行已把继续缩小外汇敞口作为一项战略重点。

  高盛公司此前曾发布报告称,在人民币升值的持续压力下,中行巨额的外汇头寸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重点。这份报告预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人民币每升值1%,中行的盈利便将降低3.3%,净利润将减少0.6%。

  战略价值VS投资价值

  2006年11月16日,北京股圣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宇向他的客户们推荐了中行股。陈称,从那时起到今年1月11日,中行股涨了44%,但现在,他暂时没有再推荐这只股票。

  陈称,中行的多元化和全球化定位优势,有效地把投资者的预期吸引到长期稳定增长的空间上;也因为这些原因,中行股价值更多体现在战略价值上,中行展业带给海外投资者的信心影响,将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崛起关联。仅仅是中行的英文标注“CHINA BANK”中的“CHINA”概念,就可为中行股赢得20%的溢价。

  与之匹配的是,中行在A股市场被誉为中国股市的“定海神针”。“中行每上涨1分钱,上证综指将上涨0.81点。”来自机构的数理言判佐证了中行股的分量。

  不过,陈建宇也表示:“就短期投资价值来看,它有阶段性的快速增长机会。”持其观点大有人在。这意味着中行股的内在价值及其成长性在其多元化和全球化战略未调配到位下,暂难有效显现,甚至远低于表现较好的股份制银行。

  投资者从中行行长肖钢在2006年半年报中的致辞中仍然看到了中行持续的努力。肖钢称,将在2006年下半年启动战略业务单元,形成矩阵式管理,同时启动实施IT蓝图规划。

  中行总行某业务部员工称,这实际上是中行两项最重大的改革。前者将最大化实现内部业务整合,完成分润机制;而后者,将实现信息科技的大一统。“这两项举措全部实施到位后,将使中行的多元化和全球化路径获得持续的

竞争力。”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