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年报行情鸣锣登场 482份业绩预告六成预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 05:3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高建锋

  今天,江南高纤(600527)出炉首份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由此拉开以业绩增长为核心的年报行情序幕。而截至1月10日已公布的482份业绩预告显示,新一轮业绩释放潮已经悄然展开,并将在今后三个多月助推二级市场的年报行情波。

  预告喜气洋洋

  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1月10日,沪深两市共有482家公司(含B股)发布了2006年度业绩预告。除7家公司表示业绩不确定、2家预计与上年持平外,在其余473家公司中,预增、预盈、扭亏和减亏等报喜类公司合计为306家,占总数的64.7%;预减、预亏等报忧类公司合计167家,占35.3%。预增公司合计198家,占总数比例超过40%,为历次业绩预告所罕见,可见喜气之浓。

  行业分布也表现出喜气洋洋的局面。在上述公司涉及的22个行业中,传播与文化产业、农林牧渔业、木材家具制造业等3个行业喜忧参半,信息技术业忧略大于喜,其余18个行业均喜大于忧。其中,有色金属、工程机械、船舶制造、食品饮料和水泥等子行业预计2006年净利润将同比大幅增长。

  总体来看,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提升已无悬念,并将成为推动牛市继续的坚实基础,但增幅多大仍有争议。申银万国研究所认为,2006年A股公司净利润增速逐季上升:2006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3.6%、5.8%和21.5%,第三季度单季增幅更是高达57.3%。考虑到宏观经济平稳增长、费用率下降、创利大户盈利回升等因素,估计2006年全年净利润平均增长28%左右。

  业绩释放潮涌

  对二级市场而言,业绩预告透露的远不止业绩增长这一信息,还有上市公司释放业绩的冲动。业内人士指出,去年以来的一系列制度性变革增加了上市公司释放业绩的动力,从而有望以“内生性”业绩增长演绎类似2003年“五朵金花”绽放时的年报业绩浪行情。

  渤海投资的周延表示,以往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更多依赖于行业的景气度,但2006年有所不同,将更多地受益于制度性因素:股改完成使控股股东有动力释放利润;股权激励机制实施使管理层有动力释放利润;市值考核机制使控股股东有动力释放利润。

  与此同时,新会计准则可以将隐性的资产显性化,有利于市场发掘公司的内在估值水平。以公允价值为例,大量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完全可以将此笔股权以公允价值入帐,从而将大幅度提升资产质量,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大为好转。

  因此,周延认为,今年市场有可能重演2003年的年报业绩浪行情,公布优异年报个股可能出现持续涨升的走势。

  实际上,大资金已经紧锣密鼓地备战本轮年报行情,并通过年报业绩预告预热。例如,1月10日预计2006年净利润增长200%以上的内蒙华电(600863)和增长50%以上的五矿发展(600058)均出现涨停,显示市场资金已开始对它们予以积极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今年市场资金充沛,沪深两市最先公布年报的“急先锋”可能被市场追捧并率先炒作。此外,主业产品价格在去年年内巨幅提升的业绩预增品种,如

房地产、有色金属、农产品业等主流板块中的绩优品种,高成长的年报公布往往会成为其股价继续突破的契机。

  不过,江苏天鼎研究员秦洪提醒投资者,对年报业绩表现要“动态”地看,密切关注业绩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比如2007年有色金属行业净利润可能难以取得它在2006年的增长幅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