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像做股票那样去研究短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 02:5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大力

  本周以来,短期融资券的行情在清静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活跃起来。一方面是货币基金规模有所恢复,开始买入一些品质优良的短融;另一方面是2006年一季度发行的短融券快要到期,避税的动机使得这类快到期的短融券大批量地被卖到非基金类机构的账户中,每日短融券的成交量和成交笔数都有所上升。但是在这其中,民营企业和地方性企业的短融券仍然流动性非常差,偶尔一两笔成交的收益率水平也在4.0%上下。

  民营企业和地方性企业的短融不仅遭遇了二级市场流动性的问题,一级市场发行也是困难重重。继紫江企业2006年第二期短融在认购当天调减发行额之后,昨天又有消息称山东鲁北集团2007年的第一期短融,发行规模定在了3亿元至5亿元的一个弹性区间,而且还设有“有条件余额包销”条款来减轻主承销商的责任,充分显示出发债主体和承销商对一级市场销售的不自信。

  其实仔细研究一下这些在银行间市场倍受冷遇的企业,不少都是品质极好的。诸如沙钢集团、江苏恒力、浙江恒逸、大土河等等企业,在各自的行业内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其市场影响力早已经波及全球。江苏恒力最近还打赢和韩国关于反倾销的官司。一些公司在

股票市场的表现更是优异,唯独在银行间市场落得无人青睐的悲惨下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正常的反差,笔者认为原因还是研究工作没有做到位。作为没有担保的信用风险产品,短期融资券面临的信用风险信息对所有投资者而言都是不对称的,这和股票市场的风险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股票市场的研究员为了选对一只股票,往往要深入研究企业所在的行业发展前景,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财务报表等等。在二手信息的可靠性和全面性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研究员往往会直接深入企业内部直接调研。同样是研究企业的风险问题,为什么短期融资券的投资者不能如股票研究员那样去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呢?

  股票研究看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短融研究看的是企业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研究的目的不同,但是方法都是类似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机构投资者的风控部门,能够把调查研究和风险控制做到这么深入的地步。大部分所谓的风险控制,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相互影响”的阶段。目前短融市场遭遇当下的困境,与其说是信用风险的问题,倒不如说是信用风险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需要投资者特别是风控部门开始进行真正的风险调查和研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