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博览会与双年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09:12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当代艺术生态中的两个棋子

  当代艺术如火如荼的今天,博览会和双年展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的两个重要棋子。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举办开始,中国的艺术博览会已经走过了10多个年头,博览会见证了中国艺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发展。而同样是在广州,1992年举办了首届广州艺术双年展,把双年展的模式带进了中国当代艺术当中,双年展又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10多年的发展历程。这两种大型的艺术展会活动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由于二者的交互作用,与其他的重要环节形成合力,在艺术家(艺术生产者)和艺术观众(私人收藏与公共收藏)之间形成了由策展人、经纪人、批评家等不同身份共同组成的艺术生态。

  这种生态结构的形成,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参与国际对话,获得文化的主动权与话语权的重要保障。而这个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则关系到中国艺术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博览会与双年展来自于西方语境,它们在当代艺术发展中所形成的模式与取得的成功,得益于整个完善的西方艺术体系,在这个完善的体系中,这两个棋子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艺术生态链中扮演重要角色。

  近年来,中国的博览会和双年展出现了盲目上马的局面,仿佛只要凭借两者就可以为当代艺术开疆扩土。各个城市纷纷举办各种双年展,仿佛不冠名为双年展,就不足以表现其当代艺术的身份,为此,上海市政府下令只允许上海美术馆使用“双年展”的名称;而2006年,艺术博览会在北京甚至出现了“五虎争食”的恶性竞争的局面,一个城市一年举办5个同类型的艺术博览会,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前无古人之举。博览会与双年展是当代艺术生态中的棋子。然而这两个棋子如何走,恐怕还事关当代艺术的全局,一招错,满盘输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个全局,就是一个完整的当代艺术体系,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可与世界对接的系统。当代艺术生态链的完整、系统完善,是博览会和双年展做大做强的后盾。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当代艺术的制度建设,因为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当代艺术的健康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