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大投资时代: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1日 15:45 第一财经日报
周迪伦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仅仅在七年前,人民币还受到巨大贬值压力,但今日,人民币却积蓄起巨大升值势能,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短短不足一年半时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上升近5.6%。 仅仅在三年前,中国境内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还高达17.8%,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更是超过了20%,但今日,中国银行业却以崭新面貌亮相在世界面前,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接踵上市,其股权出让受到全球资金热捧,其中工行更是作为中国金融的一头巨象,以A+H方式踏进全球资本市场的浴缸,成就了全球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之IPO纪录。 仅仅在一年半前,中国A股市场还是风声鹤唳一片狼藉,千点“铁底”一度被刺穿,市场参与者皆成惊弓之鸟,但今日,中国A股市场上证指数较彼时已劲涨近170%直逼2700点,境内外各路资金纷至沓来,集体发声做多A股。 此等景象何奇异哉?! 时移势易 新金融时代开局 正所谓时移势易,时代已悄然不同。2002年,“中国金融崩溃论”曾甚嚣尘上,但现在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中国金融正在全面展现出她的魅力,一个全新的金融投资时代正在迅速到来。 首先,中国GDP将在20万亿元的全新基数上继续保持稳健高速增长。过去28年来,实体经济的市场化转型是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在接下来的10~20年内,实体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镇化进程加速、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和金融深化将成为驱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实践已经证明也正在证明,如果把中国经济看作一只股票,那么,这只股票正在迅速成长为大盘蓝筹,抗风险能力和持续赢利能力已经显著增强,投资价值毋庸置疑。 其次,人民币作为大国货币,中长期崛起态势已经端倪初露。当前,对内建设和谐社会对外实现和平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而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拥有强大的货币,一个正在走向强大的国家也应该拥有走向强大的货币。 第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上市公司大股东、管理层、散户股东的利益一致性大大增强,管理层股权激励大面积启动,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从根本上夯实证券市场的投资基础。 第四,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制度的改革,为金融投资工具的日益丰富和金融创新产品的日益蜂起提供了条件。在利率方面,目前只有存款利率的上限和贷款利率的下限受到管制,在人民币汇率方面,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正在形成。 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截至2006年9月末,上海外资银行人民币衍生品合约名义价值余额为79.8亿美元,其中人民币远期合约名义价值余额季度环比增长20%,人民币掉期合约名义价值余额季度环比增长达4倍。此外,金融期货交易所也已经正式成立,在接下来的数年之内,包括股指期货、股票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在内的金融产品的推出也将在意料之中,国民进行金融投资的产品链正在逐步完善。 第五,四大国有银行的梯次股改上市和金融机构综合经营的疾速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中国金融资产的配置格局,提高中国金融资产的运营效率。 建行、中行、工行已经成功上市,农业银行股改上市的基本改革思路也已确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上市将对近40万亿元的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部资产之半壁江山产生重大影响,在资本市场的强大外部监督之下,金融资源的配置将逐步市场化,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作用将日益凸显。 金融综合经营方面,以中国人寿(包括集团和上市公司)为例,在保险业“国十条”出台仅半年的时间内,已经以系列大手笔参股了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并且以并列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进入广东发展银行,以第二大股东身份进入中信证券。此外,在金融业之外,中国人寿还大手笔进驻南方电网,此等混业格局和搭建速度,正是中国进入金融快速成长期的前奏。此外,银行系基金也早已起航,中行和建行日前也已经向相关监管部门递交了设立寿险公司的申请,保险公司发起设立基金公司的设想也曾被明确提出。 第六,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将为大投资时代的到来提供强大助推力。按照“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期内,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口达到2.23亿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这意味着,国民以养老为目的的被动储蓄压力将减轻,主动金融投资的意愿将增强,部分储蓄资金将在未来十多年内持续流入金融投资领域。 此外,因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导致的货币被动投放和国库现金管理而导致的流动性充裕局面将长期维持,也为大投资时代的到来积聚了能量。而随着资本项目的逐步开放,中国金融业和中国国民投资境外的渠道逐渐畅通。 雄关漫道 跨越仍需各方努力 现在,让我们站在2007年的第一天回首中国金融实践的过往三年,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理解我们自身所处的这个时代的“庐山真目面”——她的波澜壮阔、她的激动凝重。 首先,我们看到,从宏观金融的角度看,中国金融的转折点是2003年(而非很多人认为的股市低谷2005年)。自从中央汇金公司在2003年12月16日成立,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启动以来,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大重组终于启动,而中央汇金成为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的重组平台,建银投资成为国有证券公司市场化改革的重组平台,中国金融业至此开始“触底回升”。 第二,我们看到,2005年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相互配合为资本市场的触底反弹打下了基础。在当年4月29日宣布启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之初,上证指数于6月6日盘中刺破千点“铁底”。而当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踏上升值之旅后,A股市场开始逐渐转暖,经过股权分置改革洗礼后,重启IPO后的A股市场终于迎来了目前仍在持续的单边爆发。 第三,我们会看到,中国金融体系能在过去短短三年内转危为安而至今日之蓬勃气象,宏观经济之稳定、持续、高速增长是最基本原因,10%以上的GDP年增长率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国金融“短期激进、存量式改革”的成功。 而在过去一年里,中国金融业整体则呈V型反转之势,全新气象令全球注目。这可以初步被理解为一个全新的金融时代的开局。因其得来之不易,我们更应加倍珍惜,况且目前之情形,亦非万事大吉。其首要谨慎考虑者有三: 其一,就股票市场而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虽已基本告成,并有长足进步,但市场化程度不够依旧是长期竞争力提升的掣肘,此外,市场“水深不足”和产品线不完整不匹配之问题仍存,并随指数之急涨而日益凸显为主要矛盾。比如,近期大盘股非理性暴涨,就不能完全排除机构拉抬指数以赌今年初即推出股指期货的嫌疑。如何通过产品创新分散风险,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需被更多思量。 其二,仅金融体系的整合和构建而言,如何规避部门利益的不同走向,形成合力抑或指向明晰,应被谨慎考虑并迅速找出解决方案。例如股指期货已确定在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那么,未来个股期货将落户金融期货交易所还是上证所或深交所?接下来的国债期货、外汇期货又将如何安排? 其三,证券市场的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及严格执行。经过近30年的市场化改革和近20年的金融投资历练,中国的宏观经济、银行体系、国民财富的积累、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机构投资者的发育程度、散户参与者风险自担的能力和认识等,都已经为迎接全新的金融投资时代的到来初步创造了条件,但正如中国证监会所言——“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实现秩序和理性的必然选择”,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必然是一个深深根植于法治的市场——如果没有严刑峻法及其严格执行对证券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打击,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不能被充分保护,证券市场就无法维持健康运行,所谓全新的金融投资时代也将会被证明只是海市蜃楼。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召开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对国有银行的股改作出如下表示,语气斩钉截铁:“这个改革对我们来讲,叫做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是一场输不起的实践。”言犹在耳,短短三年时间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突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全新的大金融时代的真正到来,尚赖于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