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证券 > 正文
 

中国液晶电视显现“价降量升”格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 02:5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明年价格下调至少30%,市场容量则可达到800万台

  □本报记者 张韬

  液晶电视的市场明年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却可能不得不面临价格急剧下滑的命运。

  液晶电视在经历2006年高达近50%的降幅之后,分析人士保守预测,2007年中国液晶电视的价格还会下降30%至40%。

  与此同时,包括Displaybank在内的众多市场研究公司同时预计,2007年液晶电视机产品的销量将至少要增加50%,市场容量达到800万台。液晶电视机销量的年增长率将显著超过等离子电视机和背投电视机的销量年增长率。

  国内厂商受困面板降价

  DisplayBank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32英寸

液晶面板价格由一年前的572美元跌至现在的360美元,下跌幅度达到37%。产品利润由一年前的22美元降至现在的5美元。

  40英寸液晶面板价格由一年前1027美元降至现在的690美元,降幅达到33%。splayBank预测,2007年40英寸面板的利润仅为10美元。

  东方证券分析师张小嘎向记者分析,国内面板制造商京东方和上广电明年将会受到面板价格下降比较大的冲击。目前,京东方和上广电的产品主要集中在15寸与17寸的小尺寸面板。

  上广电的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明年液晶面板的价格走势,现在很敏感,合适的时间才能谈。

  赛迪的一位分析师称,“现在液晶电视的市场前景其实并不明朗,京东方的5代线本身处于亏损状态,上马6代线,按照当前的面板价格,亏损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各环节都急需提高效率

  张小嘎称,从事液晶电视的家电厂商,除海信一家之外都在亏损。家电企业现在进入了一个“怪圈”:市场的销量很大,但是卖一台亏一台。

  赛诺报告显示,前3季度中国彩电企业销售了1100多万台液晶电视,但没有一块液晶显示屏是中国大陆制造的。

  海信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游液晶面板的跌价损失已经成为液晶家电厂家面临的最大风险,厂家必须提高产品的周转速度,从研发、采购到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都必须缩短所需时间。

  张小嘎分析,明年国内家电厂商的主流热销产品主要集中在32寸和37寸的液晶电视,但没有一个家电厂商能控制上游液晶面板,液晶面板价格的变化会对国内家电企业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厂商必须尽快卖出手里的产品,尽量减少库存。否则,由于面板价格下调的影响,厂商手里的产品今天也许还没有卖掉,明天价格就要下降。

  一位行业人士分析,“从目前市场销量来看,液晶彩电方面,三星、LG、飞利浦和索尼卖得最好,这些都是拥有自己上游液晶面板厂的品牌。”

  液晶电视需求依然强劲

  正因为液晶电视价格的不断下滑,液晶电视明年需求将依然强劲。日前,全球市场研究公司GFK预测,今年中国液晶电视在销售500万台的基础上,明年中国液晶电视零售量将达800万台,价格战仍将是市场的主旋律。

  GFK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2006年,液晶彩电增幅达250%,在21个大城市销量占比约为64%,并向中小城市渗透,发展远远超过

等离子彩电;液晶彩电尺寸结构升级,已对等离子彩电形成巨大的竞争威胁。

  GFK认为,

等离子电视也会有所发展,但预计其在全国市场的零售规模只会占到液晶电视的10%,即80万台左右。

  张小嘎认为,巨大的市场空间还是给国内的家电企业带来很多机会。大多数家电企业都已交足了学费,将更加重视各个环节,虽然明年市场环境将更为恶劣,但家电企业的整体表现却会更好。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