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放松管制向备案制过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5:39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夏丽华 俞靓 张泰欣

  伴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内金融机构如何创新?在昨日的中国金融论坛上,来自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证券、泰康人寿等机构的负责人认为,金融创新应当土洋并举,放松对金融产品的管制,并建立高效的资本市场体系。

  中信

证券董事长王东明认为,推进金融创新需要营造更为宽松的市场环境,同时也为开放和竞争中的本土证券公司提供了保障。监管部门应把发行审批的管制措施改为备案制度,这样可使更多的企业通过市场直接融资,为市场创造更多更丰富的融资产品。“准入制度和领域的放宽,可以引导更多的资金参与市场,从而推动共同基金的发展。”王东明说。

  王东明建议,证券公司应推动多元化的资本募集方式,完善二级托管制度,在国际化进程中进一步参与实体经济运行,从而进一步繁荣金融市场。

  “金融创新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种机制的安排。”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表示。在他看来,资本市场的改革尤为重要。“基金体系、债券体系是金融资本的核心,只有高效的资本市场,才能推动金融改革的深化。”陈东升说。健全的金融资本体系可以推动经济高效发展,同时也是金融产品创新的摇篮。

  建行、工行的成功上市为国内银行开展金融创新拓宽了思路。建设银行副行长罗哲夫认为,金融产品、流程和渠道建设是金融创新的着力点,而推进金融创新需紧密结合国内的金融环境。“以家庭为中心、个人客户提供

理财服务和消费金融产品是我们下一步的创新重点。” 罗哲夫表示。他认为当前的创新应同国内的消费业态、养老、医疗等服务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发金融产品才会提高国内银行的竞争力。

  建设现代化银行同时要有国际化视野。工商银行副行长牛锡明表示,

银行改革的方向应融入到全球化当中。工行通过国际合作与并购,进一步优化了资产负债比例,全球市场的互动使得改革成本缩小。“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就是与国际化接轨,走向全球,在合作中提升我们的服务和管理水平。”牛锡明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