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在竞合中加快市场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4:1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四家在沪法人银行高层谈银行业开放的影响

  证券时报记者黄磊

  九家外资银行分行在上海改制筹建法人银行,对上海的金融市场产生了较大的触动。面对银行业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位于上海的四家法人银行高层认为,九家外资银行将法人注册地选择在上海,说明上海在外资银行竞争策略中的重要地位。这既给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无疑会进一步加剧上海银行业市场的竞争。但外资银行的进入将成为本地银行业改革的动力,有利于促进中资银行的现代银行制度由“形似”向“神似”转变。

  高端争夺将更为激烈

  中资银行清醒地认识到,开放政策带来银行业竞争的新格局。交通银行行长李军分析,外资银行将凭借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工具,与中资银行在高端客户、高附加值业务和优秀人才方面形成竞争,但受营运资金、网点数量等方面的制约,加之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的差异,以及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外资银行还不会对中资商业银行造成全面威胁。中资银行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布局广泛、客户群稳定、人民币资金来源充足、更了解本土情况等方面,中外资银行还有深化合作、互补互利的广阔空间。

  上海银行董事长陈辛表示,中外银行处于相同的竞争环境和监管框架下,有利于其在竞争中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

  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金运认为,外资银行在中高端客户

理财、金融衍生品交易、综合经营等多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中外资银行在法人治理、风险管理、盈利模式和金融创新等多个领域将面临更广阔的合作前景。同时,陈辛也认为中外资银行对经济发达地区高端客户的争夺将更为激烈,其中,在财富管理、信用卡、衍生产品、资本市场交易、投行业务以及风险定价等方面外资银行有着明显的优势。中资银行需要充分发挥地缘、人缘和网络优势,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细分目标客户群,与外资银行展开错位竞争,才能够充足发展。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董事长李秀仑判断,开放后外资银行的注意力将集中在高端客户,短时间内对于中资银行行的传统市场和客户群体冲击不会太大,但是未来的挑战决不可掉以轻心,因此加快自身战略推进是应对挑战的最佳路径。

  合作大于竞争

  值得指出的是,这上海四家法人银行均已引入国际先进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李军表示,交通银行将继续深化与战略合作伙伴汇丰银行的合作,通过加快战略转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收费业务和创新业务;进一步推进综合化经营;实施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努力实现建设一流国际公众持股银行的目标。

  金运表示,面对目前的竞争,浦发银行将加快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转型,持续提高资产收益和投资回报,全面提升浦发银行应对金融国际化的核心

竞争力。而陈辛在总结了上海银行从1999年开始至今的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经验后认为,中外银行有着天然的互补性,今后一段时期中外银行的合作会进一步加强。外资银行需要中资银行的国内网络、人民币资源和国内客户群,而中资银行也需要外资银行的海外网络、外汇资源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这种资源的互补性最终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中外银行的合作会大于竞争。中资银行目前需要学习外资银行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以及管理机制、服务创新、盈利模式等,以提升自身国际市场活动能力,在竞争中做大做强。

  李秀仑介绍,最近上海农商行引进澳新银行为战略投资者,澳新银行将向上海农商银行提供技术协助和技术支持基金,并派遣技术官员提供管理经验。他表示,学习澳新银行先进的理念和经营管理技术,将有力地推进上海农商行的零售银行战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