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07央行或更为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02:5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唐昆

  人民币2006年升值超过3%;M2、M1均同比增长16.8%,喇叭口消除;贷款同比增长14.8%,新增贷款29667亿元,近三个月连续同比少增;CPI维持在2%之内,而GDP增速超出10%。

  按照各项数据的正常趋势来看,宏观经济明年实现软着陆并无悬念,不过回顾2006年全年,上述格局的形成则并非一帆风顺。

  “今年,央行虽然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但是从取得的成效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巴黎百富勤中国总经济师陈兴动称。事实上,央行货币政策的前提在于维护人民币小幅升值,频繁干预汇市必然导致流动性泛滥,这决定了央行难以主动出击,因此大多努力只能集中在技术层面。

  回顾年初,对于流动性泛滥和信贷膨胀的趋势,央行判断显然过于乐观,这一点从当年的货币政策目标可以看出来:M2增速目标为16%,M1为14%,信贷投放目标2.5万亿人民币。

  然而一季度过后,M2增速一度高达18.8%,前3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多增5193亿元,形势似乎骤然恶化。在3月底的一次演讲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呼吁“提高法定存款

准备金”,他认为紧缩信贷并不意味着企业会因此“缺血”。

  面对投资和信贷双双加快,央行迅速采取行动,4月28日央行上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此后8月19日央行再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希望以此引导投资和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

  作为辅助,央行在6月、7月和11月三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旨在增强其回收过剩流动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可以将其视为目前流动性管理手段(主要是央票)的低成本替代工具,而非重大的宏观紧缩措施。”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对股市和债市的影响十分微弱。

  上述调整与“说服教育”式的窗口指导、公开市场操作、定向票据等相结合,最终央行在年底得以逐步收复失地,各项数据开始逐步靠拢预期目标。“需要担心的是信贷数据,年底压制很猛,但是明年年初可能再次反弹。”陈兴动称。

  2007年,央行能否争取到更为主动和独立的政策空间?近期,多家投行经济学家均向央行进谏:“扩大人民币波动幅度。”陈兴动认为,央行可以加强

汇率的灵活波动范围,减少干预频率,同时增强每次干预的幅度,从而保证人民币继续小幅升值,弱化投机预期。

  在政策出台时,央行或许应该放弃“出其不意”的行为,使政策指向与市场预期互相融合和强化,而并非“市场向东,央行向西”。可喜的是,我们看到,央行已经开始通过每三个月一次的货币政策执行季度报告向外界透露强烈的政策取向,并塑造市场预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