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总报告: 调控稳中偏紧 发展又好又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4:3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范剑平

  三大宏观指标与总体经济趋势

  1、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较好,但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大

  2006年,针对世界各国不断加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发达国家普遍连续提高利率为经济降温。各国宏观调控措施已经产生初步效果,国际油价和大宗初级产品期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资本市场也作出相应的反应。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仅呈现小幅调整。总体上看,我国2007年经济增长的国际环境仍然较好,高油价、高初级产品价格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有所减弱,但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明显增强。

  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发展等内需因素增长强劲,人口红利等人口结构因素有利于我国保持高储蓄率水平,经济全球化带动的国际产业分工变化有利于我国在全球配置资源,这些长期有利因素支撑我国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延长。

  同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包括政府职能、金融体制、土地管理体制、能耗环保监测问责体制和财税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正在稳步推进,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2006年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在2007年效果将进一步显现。

  随着前几年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投产,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煤电运支撑条件2007年将继续改善。这一切都为明年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健康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然,明年的经济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货币流动性过松局面和体制性的粗放型盲目投资冲动难以明显改观,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还需进一步转变,产能过剩压力和就业再就业压力比2006年加大。

  2、固定资产投资在政策引导下有望平稳回落

  2006年出台的抑制固定资产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不仅有针对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方面的短期需求管理措施,还有不少意在调整投资结构、改善增长质量的长期性制度改革,特别是土地管理制度的完善、重点行业的市场准入标准的提高、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能耗环保问责制度等,这些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调控措施在2007年将进一步显现政策效果。预计2007年新开工项目增长过快的势头将明显得到遏制,部分不符合条件的在建项目将整改甚至停建,这将有助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降温。

  但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回调幅度有限,一是在建规模过大,2006年新开工项目众多。在建规模中需要结转到2007年继续施工的投资规模巨大,投资增长惯性将使2007年投资减速有限。二是货币流动性过松必然导致中长期货款增速难以控制,银行追求经营效益的商业化目标将使收缩信贷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约束力有限。三是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宽松。2006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6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7.29,比去年同期提高17.12点。2007年企业自有资金较为充裕,货币宽松也使企业自筹资金条件较好。

  综合以上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如果得到较好落实,可在土地方面对投资形成硬约束,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约束比2006年有所加强。在宏观调控政策紧缩和市场自发扩张两力抗衡中,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将有小幅减速,预计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0%左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22%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名义增长21%左右。

  3、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活跃旺盛态势

  2007年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的有利因素较多。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作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重点,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扩大消费的惠民政策。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减轻居民增加消费的后顾之忧;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为农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

  同时,经济景气连续多年高位运行明显改善了城乡居民的收入预期,消费者信心增强。2007年,政府扩大消费的政策取向将继续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惠民措施将陆续推出和得到落实,消费增长的政策环境趋好,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消费品市场活跃旺盛态势有望在2007年延续。

  2007年消费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住房成交量增长将放缓,住房改善对相关消费的带动作用会有所减弱。二是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三是医疗、教育和养老等政府公共服务的改善进程与人民群众的强烈需求有较大差距,消费后顾之忧甚重,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明显低于收入增长。2006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10.0%,人均消费性支出同比实际增长7.5%,相差2.5个百分点,差距比上年同期扩大1.5个百分点。

  综合分析,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交通、通信、旅游、餐饮、教育、医疗等服务性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消费市场呈现旺盛趋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

  4、进出口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强

  国际上对2007年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走势的判断分歧较大。我们认为, 2007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相互的贸易依赖程度不断提高,世界贸易增长率回调幅度有限。

  从国内看,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调整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政策将在2007年进一步得到落实,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国内控制出口增速的政策性因素和国内经济降温对进口也会产生较大影响。但我国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国内不断提高的贸易便利化条件、企业技术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等多种长期因素决定着我国在世界贸易增长格局中的有利位置。

  综合考虑世界经济温和减速、我国投资和工业降温、

人民币升值、国内进出口政策调整和各种影响外贸的短期、长期不同因素,预计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更加均衡发展,全年出口将增长15%左右,比上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进口增长14%左右,比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贸易顺差约1800亿美元。

  5、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假定世界经济维持平稳增长、稳中略降的格局,国际石油价格虽有波动但年均价水平比2006年略为下降,国内外没有影响经济发展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宏观调控政策操作上稳中偏紧,已经出台的治理经济偏快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土地控制措施)取得较好落实,并根据实际运行变化继续出台针对性微调措施。

  在上述条件下,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5%,增长幅度比2006年回落1个百分点,回落到8.5%-10.5%的潜在增长区间(预测数值见表)。

  宏观调控六大政策取向

  2007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在总体上要坚持稳中偏紧趋向,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继续以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注重从改变国际收支状况来控制经济过热的资金源头,加强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突出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财政政策

  要更好地发挥财税政策调节国民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作用。加快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工作。要抓紧研究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具体方案及配套措施,做好改革前的准备工作;力争完成并实施新的耕地占用税、车船税条例;调整和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出台实施新的资源税制度。抓紧完善

燃油税改革方案并择机实施;完善印花税政策;密切跟踪已经出台的房地产涉税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要严格按规定将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和部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率,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为扭转国际收支失衡提供更加合理的财税制度环境。

  积极调整政府直接投资的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向公共服务领域转移,加大对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保障和农村公益性服务业、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政府采购应以大力扶持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为重点。政府采购是体现国家意志、扶持本国重大技术发展的政策工具。应尽快将政府采购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发挥政府采购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的扶持作用,加快其产业化步伐。

  2.货币政策

  国内外经济金融的深层次矛盾决定了流动性过剩现象将在2007年持续存在,这将不利于抑制投资和资产价格的过快增长。建议2007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稳中偏紧,继续把控制流动性过剩作为货币政策的核心,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加强流动性管理,要根据经济运行和投资的变化,相机采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定向发行票据、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等手段,适时调节市场流动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保持总量平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适当增强

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资本项下可兑换的改革力度。积极调整信贷结构。2007年M2增长率应控制在16%左右,M1增长率应控制在14%左右,人民币新增贷款增长目标控制在3万亿元以内。加大利率政策的调整力度,提高资金成本,防止资产价格继续快速上涨。

  3、外汇政策

  积极分流外汇储备,促进官方外汇储备和运用的多样化。要藏汇于民,为居民持有、多种形式运用外汇创造条件。根据国际市场原油、重要金属等战略物资价格的变化,适时增加战略物资储备,扩大对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参与;在满足储备资产必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以多余储备单独成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拓展储备投资渠道,延长储备资产投资期限,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收益水平,推动外汇储备积极管理。

  加强外汇市场建设。在广度上,鼓励人民币衍生产品发展,在已允许开办人民币远期和互换的基础上,继续推出人民币期权和期货交易;在深度上,完善人民币远期交易,使之成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的主要工具,允许中资银行参与境外人民币NDF交易,使中资银行可以对冲持有的外汇净头寸,增加人民币远期市场的流动性,为发现合理的人民币即期汇率水平提供市场依据。

  为全面反映经常项目收支变化情况,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应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统一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一是建立与货物贸易统计相对应的服务贸易月度统计报告制度;二是建立国别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三是建立相关服务行业进出口统计制度。

  4.投资政策

  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以调整投资结构为重点,继续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使投资增长体现国家行业规划、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标准、安全标准等多方面的要求。要继续严把市场准入关,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严格审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环保、安全、土地等规定要求的项目,不予核准;对违规建设项目,要及时予以纠正,依法履行建设程序。对应报批审核的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核手续。严禁越权审核,严禁化整为零规避审核。抓紧研究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的具体办法,把能耗标准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强制性门槛。要通过环保和安全措施限制相关产业投资。尽快制定与完善城市各功能区的环境容量标准,严格控制相关产业进入环境敏感区域。

  5.土地政策

  2007年土地政策应该在贯彻落实今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国家部委有关政策精神的基础上,把好土地这个闸门,将最严格的土地管理落到实处,在土地供应、土地财政、土地监管等关口进行全面紧缩。一是严格土地执法,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对各地实际建设用地和土地收益征收情况的核查,土地督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二是对土地收益分配机制进行调整,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以遏制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征地规模的冲动。做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总价款“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工作,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做到价格透明、信息公开。三是强化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责任,由省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总责。

  6.外资外贸政策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和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加强产业配套,逐步从代加工向代设计和自创品牌发展,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延伸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健全重要商品出口预警和贸易摩擦协调应对机制。对出口增长过快、容易造成贸易摩擦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采取自愿限制出口的措施,增加国内短缺的重要商品和先进技术设备的进口。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进一步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消耗、高污染的外资项目进入。制定并落实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完善鼓励境外投资的配套措施、项目核准制度和国内协调机制,支持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积极发展境外加工贸易,转移部分顺差。鼓励一部分企业把后道加工能力转移出去,带动我国加工设备和上游产品的出口,就近开拓市场。

  2007年不同政策和环境组合下的经济增长三种情景

  指标 经济明显减速情景稳定较快增长情景保持高速增长情景

  绝对值 增速绝对值 增速绝对值 增速

  GDP2284088.5 2305749.5 23304510.5

  第一产业 25300 3.5 25713 4.5 25858 5.5

  第二产业 1121589.5 11366710.711517612

  第三产业 90951 8.9 91195 9.5 92011 10.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309 13.893324 15.094539 16.1

  重工业65195 14.465993 15.866881 16.9

  轻工业27114 12.427331 13.327658 1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897151345012013898524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13869181177292212158926

  房地产投资22475 1621719 2121758 23

  消费品零售额 86591 11.587368 12.588144 13.5

  出口总额(亿美元)10719 1310909 1511099 17

  进口总额(亿美元)890011914114938117

  贸易顺差(亿美元)182017691718

  居民消费物价 101 1 102 2 103 3

  工业品出厂价格101.5 1.5 102.5 2.5 103.5 3.5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