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仲大军:股市暴涨与通胀压力驱动的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09:07 新浪财经

  

仲大军:股市暴涨与通胀压力驱动的关系

新浪专栏作者仲大军。(新浪财经资料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仲大军,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1952年生,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北京新华通讯社,1993年被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聘为特邀研究员,1995年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任编委,高级记者,数家研究机构特约研究员,2000年创办民营研究机构--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

  12月25日-12月31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仲大军。----编者按

股市暴涨与通胀压力驱动的关系--中国股市的性质与选择  12月25日 星期一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12月初,当沪指跃上2100点时,网易财经约我写文章判断一下这一波牛市能否冲破2001年6月的历史高点2245点。我当时给了他们一篇文章,题目是:《2001年的股市历史高点指日可破》,结果文章发出来的一个星期之后,大盘便越过了历史高点。在我写文章那几天,尽管连续几天出现了阴线,尽管沪深两市成交额都放出了天量,但股指上涨的步伐并未停止,没有几天股指便站到2370点之上。

  我为什么肯定地说这一波上涨会超过历史高点?沪深两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最大的理由是当前我国可用来投机的富余资金太多了,也就是说我国经济在经过一番发展之后已经有了较大的投机容度。

  目前,投入股市的资金大约在1-2万亿元,上个月银行储蓄第一次出现负增长的现象,都是因为资金向股市转移造成的。另外,根据最新调查,基金目前已成为我国家庭金融资产的第二大去处。如此多的储蓄资金进入股市,当然要掀起上涨的行情。当然这一波股市上涨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我认为从宏观上看,还要注意资产通胀因素。

  今天,我们要特别对股市进行系统而理性的分析。如果不从宏观上看问题,如果不把股市的性质分析清楚,便看不出股市大的走向。

  一、 这一轮股市大涨的背景是通货膨胀压力驱动!

  股市上涨的实质是中国企业的资产升值!

  这一次股票价格上涨,决不是一次波段性的或技术性的股市波动,而是由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的一次 中国企业资产升值。换句话讲,是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进行的一次资金大转移。

  从货币总量上看,我国广义货币M2的增长幅度连续几年都保持在18%左右,大大高过GDP增幅与通胀率的总和,使实物产出与货币供给之间拉开了较大的差距。突出的表现是银行存款连年高增长,银行的存差不断扩大,国家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这种货币供给状况不可能不反映到物价上来,不可能不使我国经济隐藏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但在一个生产过剩、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下,富余的资金很难涌到日用消费品中兴风作浪,因此,这些年来,富余资金主要进入的是投机性市场,最突出的是房地产市场,由此带动出的是中国一波轰轰烈烈的不动产升值。

  我国

房价连续几年的大幅上涨,是资产升值的最突出表现。这或许是我国通胀的第一步,先从资产类商品开始,随后波及消费品。由于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遏制房价上涨,特别是遏制房地产业的投机行为,因此,涌入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资金得到了一定的收敛。

  于是,当不动产资产升值之后,以股票表现的企业资产接着开始升值。这就是自今年开始的沪深股价上涨。

  二、充分发挥股市容纳剩余资金的能力

  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如何衡量企业资产?企业资产的价值由什么因素来决定?当然是由整个国家大的物价环境来决定。当消费物价已经涨起来了之后,股票价格也要跟着涨,也就是说资产也要涨价。目前,许多股票购买者是在购买未来。

  在剩余资金多起来的时候,摆在我国宏观调控者面前的问题就是:让消费物价涨,还是让资产价格涨?如果让消费品价格上涨,便会出现社会问题。这是因为消费品与大批的低收入者生活密切相关,物价一涨,马上就会影响到广大群众的生存问题。因此,如其涨穷人购买的产品,不如涨富人购买的产品。股票的购买者基本上是社会的富裕群体,其价格高点低点对这一群体的基本生活无关大碍。因此,政府应当意识到这一点,适当放宽股市波动的幅度。

  从宏观角度看,股市是调节货币流松紧的重要场所,是剩余资金的储水池。中国经济正是有了诸多的投机空间,才使基本消费品物价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这些年里,资产的升值幅度远远高于消费品,这与资产类物品的特性有关,凡是耐用消费品都具有较长的使用时间和保值升值空间,股票的价值与价格之间有着较大的变动空间,也具有比一般消费品大得多的投机性,正是这种投机性可以使大量的剩余资金进入这个领域。目前许多人购买股票都是冲着股票的升值潜力和保值潜力去的。因此,当富余资金多起来的时候,中国应当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

  另外,股市上涨的幅度也与我国经济的投机程度有关。所谓投机程度,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资金剩余程度。当一国经济还处在实物经济状态时,肯定不会有投机空间。而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了,有了大量的剩余资金,特别是有了一批富裕人口,这个国家可以用来投机的经济能力就具备了。具体到个人,如果这个家庭的收入状况仅仅可以维持温饱,那么这个家庭很难有闲钱从事任何投机活动。如果这个家庭收入的80%都储蓄起来,那么这个家庭便具有了投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前我国的情况便是这样,社会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剩余资金,一部分人又有了较高的抗风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股市这一投机市场便有了新的转机。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社会的投机能力也是需要节制的。譬如这一波股市上涨,目前已经跃上2380点,看样子还要向2500点冲击。如果这样运行下去,我国的股市性质便要发生变化。当一个市场只剩下投机性,而不具备投资性的时候,股市便要垮下去。

  因此,我国的资本市场要节约弹药,将宝贵的金融资源用在刀刃上。

  中国股市的性质与选择

  总起来说,中国股市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融资,容纳剩余资金应当是次要功能。为了发挥股市的融资功能,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加大新股上市节奏,使有限的资金尽量用在新股发行上,而不是用在旧股炒做上。

  总起来看,我国股市建立16年来,由于大的环境问题,基本上未取得理想的结果。股市的融资功能和服务对象只限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基本于股市无缘。连一些较好的中大型的民营企业也被排斥在门外,致使大批的优质企业到海外上市,使国内大量的优质资产外流。这不是国内资金短缺的原因,而是股市设计和设置问题。

  改革开方20多年来,我们建起了强大的工业制造部门,第二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金融服务业特别是资本市场,一直处在裹足不前的状态。这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失衡的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如果中国今后不在金融服务业领域占领制高点,大批的金融业务流入外人之手,中国就真正成了制造业大国、金融服务业小国了。

  目前,我国沪深股市的市值在世界上可能还排不到第十位,即使是沪深市股指分别达到2500点和7000点,两市的市值估计也达不到9万亿元,而香港股市的市值已于今年11月底突破12万亿港元,使香港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七大股市。从目前的情况看,上海离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地位还差得远。

  所以,从战略角度看,中国必须抢占金融业阵地,趁着投机资金雄厚的宏观局面,不失时机地打开大门,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企业股票上市,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抑制股市的多度投机与炒做。使中国的股市成为一个真正为宏观经济服务的证券市场。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  信箱:zdjun@263.net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