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作家值几个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3日 05:53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我一向对作家崇敬有加,也因为对文学的偏好而被贴上“文学青年”的标签。当然,我知道,以今日作家之名声地位,贴这么个标签,的确不是什么可以炫耀的事儿。我的一个作家朋友,曾经一脸惨痛地跟我回忆辉煌往事:当年,文学刊物有着多大的发行量啊。一听说你写小说,满街的姑娘都含情脉脉地望着你!

  风水轮流转,现在是经济学家、地产大腕、超女超男的时代,还有几个人在意码字儿的文学匠?提起作家这词儿,没准脑子里就会想到破衣烂衫蘸着点儿残酒在的油乎乎的桌面画“茴”字的孔乙已。文人的落魂和作家的落魄一脉相承,谁也不用笑话谁。

  其实在中国,作家文人们的社会地位一向不低。科举制流行的年代,能当个一官半职的,多半得先是文人,没有孔孟文章垫底儿,进不了考场;无缘入官场,或遭人嫉妒谪贬的,也能靠卖文鬻字换银两;至于皇帝老儿,不管心里怎么想,面儿上对文人也都敬重有加。太子师、内阁大学士之类,都是一等一的鸿儒;而那些有才气有天分的九五之尊,比如李煜、赵佶之流,舞文弄墨的本领,远胜于管天下的能力。

  所以,总体看来,靠着写字卖文,多少能换几文饭钱。运气好的,还够锦衣玉食,唤雨呼风。到了市场时代,作家就不值钱了?

  普通的文字写作者,如果境遇落魄,是他们的能力天分有问题———因为你写不出大家愿意看愿意买的作品来;作家们要是身陷窘境,可就是社会问题,它表明整个社会公众都缺少文化素养。作家饿死,不是作家的耻辱,而是大众的悲哀。这似乎是通行的逻辑。

  作家与普通写作者的区别在哪里?按字典的解释,作家是“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这里的“成就”,其实是一个很难判断的模糊用语。

  成就是需要人判断的,谁来判断?大约可以是两类:一是普通读者,一个作家的作品被广泛阅读,那么我们应该说这个作家取得了“成就”;二是专业读者,这多半可以通过评奖的方式来实现。国内的鲁迅文学奖,矛盾文学奖,国外的诺贝尔奖、布克奖之类,都是对某个作家“成就”的确定。当然,另有业界口碑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古“武无第二文无第一”。

  如此概括起来,要对“成就”有一个定量标准,也就无外乎作品销量和获奖。前者是公众的评价,这在市场条件下,很容易被确定,不过是一部作品的销量,或者一个作家所拿到的版税额;后者是专业评价,当然也多半被专业人士所分享。

  正常情况下,有“成就”的作家,自然有身价。《财经时报》新近推出了一张“中国作家富豪榜”,给出了“成就”作家们的市场价格。其中,余秋雨以1400万元的版税,收入高居榜首;二月河、韩寒则分别以1200万元、950万元紧随其后。

  榜单一出,争议就来了。用赤裸裸的金钱数字,来衡量作家价值,公允与否?余秋雨的市场价远远高于季羡林,韩寒也远比钱钟书赚到更多钱,难道余、韩两位的价值,就高于季、钱二老?

  市场定价的好处在于它直观、高效。一本书卖出多少,作家就得到多少;在没有一个公众都认可的评价标准时(其实就连诺奖,也算不上是公众认可毫无争议的评价标准),销量就是直观的评价。但是,市场定价也有它的坏处,它会有失客观,是炒作和煽动的产物。大造声势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是众所周知的畅销书畅销的不二法宝。

  如果承认,文学是大众的。那么,大众的购买量或曰一本书的销量,就能代表它的价值。能称能上世界名著的那些个作品,其累计读者量哪个不以千万计?那么你说,销量可不可以确定一个作者的成位、价值和成就?是,有生前穷困潦倒的大作家,可市场最终还了他们以公道。

  当然,市场给出的是大众价格。这是市场的缺陷,它无法衡量专业价值,比如学术读物,一般情况下,市场是难给它们定身价的。不过,我们绝大多数作家的作品,不在此列。

  有曲高和寡一说。如果一个作家自认为是阳春白雪的精英,那就请他一定耐得住寂寞。既然你不屑于让市场立马给你一个身价,那就耐心等待功成名就的那天。相信这世上天才不止你一个,总有识货的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