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中国证券业艰难合资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17:2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简俊东

  12月8日,证监会给予瑞银证券开业批复,这是国内第七家合资券商正式获许开业。

  业内人士认为,12月11日是中国入市5周年金融业全面开放关键日子,此时批复瑞银证券开业,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姿态。

  这种判断的依据是,瑞银获许开业的同时却不能营业。“瑞银将按已审批的重组方案并于工商登记手续完成和相关证券业务牌照获发后开始营业。”瑞银人士答复记者。

  瑞银开业之前却传出长江巴黎百富勤的中外资股东即将分家的消息,政策的限制和外资股东对于控制权的强烈要求成为难以协调的矛盾,高盛高华以及瑞银的诞生就是外资一次新的探路。

  合资的坎坷

  入世承诺中,对于外资参股证券公司提到——允许外国证券公司设立中外合资券商,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33.33%,合资券商可承销A股、B股和H股、政府债券以及以外币计价的有价证券。

  这些内容成为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基本内容。

  但中外股东之间理念的差异,以及中方掌握控股权、外资掌握管理权的不合理结构使得矛盾一触即发。

  成立于1995年的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股权比例仅次于建银投资。但是,在开业之初,二股东跨国投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使其掌握了绝对话语权。该公司的前5位总裁均由摩根士丹利委任,分别是林重庚、杨彬、Austin Koenen、伊琳若诗和Peter Clark。

  在中金成长起来之后,中方股东开始要求“发言”。2002年10月,朱云来出任总裁标志着中金的主导权完全由中方掌握。坊间传言,在掌控中金无望后,摩根士丹利积极寻求在国内掌控一家券商。

  而在长江巴黎百富勤身上,体现出的却是中外股东之间经营理念的差异。此前本报获悉,长江巴黎百富勤中外股东“分手”已成定局。

  更“致命”的是监管部门对于合资券商的谨慎态度。除了中金以及中银国际两家特殊背景下成立的合资券商外,其余5家的业务范围无一例外被限制在投行业务。

  “现在只能做投行业务的我们非常希望能成为创新类券商,我们在期待相关政策的出台。”华欧国际证券总裁朱德贞对记者表示。

  成为创新类券商就意味着可以参与到资产证券化专项业务、创设权证业务等领域。

  实际上,合资券商有足够的理由要求获取开展这些新业务的资格。按照入世中承诺的国民待遇原则,“当国内证券商业务范围扩大时,中外合资证券商亦可享有相同待遇。”

  但在券商综合治理没有收官之前,管理层对于合资券商的态度难以改变。今年9月,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表示,近期不会再批准外资并购国内券商股权。

  突破之路

  在领略了其他合资券商种种不顺后,高盛以及瑞银均挖空心思甚至不惜花大价钱希望在股权以及业务范围上有所突破。

  按照《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要求, “境外股东持股比例或者在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中拥有的权益比例,累计(包括直接持有和间接持有)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采用合资新设方式设立的华欧国际、海际大和、长江巴黎百富勤3家合资券商的外方股东持股比例均为三分之一,没有越雷池一步。

  但高盛高华和瑞银在股权上已明显不同。

  2004年12月2日,得到证监会批准的高盛高华证券诞生。高盛拥有33%的股权,其余67%的股份由3个月前成立的高华证券拥有。实际上,高华证券只是高盛安排的一枚棋子。

  高华证券由方风雷为首的6个自然人联合了联想集团共同发起。6个人占有高华四分之三的股份,他们约8.04亿元的出资均来源于高盛公司的商业贷款。按约定,一旦政策放宽,高盛随时都可以收购方风雷等持有的高华股权,实际控制高华证券以及高盛高华证券。

  如此曲折的安排后,高盛不但掌控了高盛高华,实际上还“预订”了一张综合类券商的牌照。按照《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的要求,合资券商的主要业务只能集中在投行。但高华证券持有经营全部证券业务的牌照,可以经营经纪、资产管理等业务。

  高盛付出的代价是向破产的海南证券捐赠5.1亿元,用以解决其之前挪用个人保证金所造成的资金黑洞。

  瑞银集团同样抓住了券商综合治理的机会,选择了为监管部门排忧解难的方式获得了中国证券业的入门钥匙。

  2005年9月,瑞银重组北证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据当时设定的重组方案:瑞银以17亿元,换取新公司20%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获得了一半的董事会席位和管理权。

  这明显不合相关要求,按照规定,“内资证券公司变更为外资参股证券公司后,应当至少有一名内资股东的持股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

  高盛高华模式至少表面上没有突破政策的限制,而瑞银模式则直接突破了政策限制成为唯一大股东。业内普遍认为,这也是为何瑞银证券现在陷入一方面获准开业,另一方面却没有任何业务获准经营的尴尬场面所在。

  而此前的重组方案中,瑞银方面曾构想通过收购北证的证券牌照成为综合类券商,但如今需要经证监会重批,瑞银证券能否成为综合类券商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