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粮价还能涨多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 05:47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上官卫国

  近来我国粮食价格出现了波动,某些品种价格涨幅较大。这使人们产生了疑问,粮价还将涨多久,涨多高?观察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粮食供需缺口不大,粮价上涨的持续性和高度都将有限。

  近期粮食价格上涨,与始于2003年三季度延续至2004年三季度的粮价上涨,具有不同的供求背景。

  我国粮食总产量在1998年达到历史峰值10246亿斤之后,几乎逐年走低,2003年总产量降至8613亿斤,是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产量也由824.8斤降至666.6斤。连续多年粮食减产且价格持续低迷,最终引发了供求关系和粮价走向的质变,由此引发了一年多的粮价上涨。

  而现在,我国粮食已连续三年增产。2004年和2005年,我国粮食分别比上年增产776亿斤和291亿斤;2006年粮食总产量有望超过9800亿斤。供求基本平衡预示着粮价难以持续上涨。

  专家指出,眼下我国粮价的上涨主要与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有关,也与国家一系列惠农促粮政策相关。

  今年全球小麦主产国除我国小麦明显增产外,其他国家普遍减产,国际小麦价格走高势必导致国内小麦价格上涨;受国内保护农民利益政策的影响,今年小麦的收购价高于市场预期,客观上抬高了小麦的市场行情;许多农民开始惜售,也推动了小麦价格的上涨。

  玉米价格涨幅较大,主要原因是自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来,玉米的提取物被作为燃料替代品,对玉米需求迅速增大。

  大豆全球库存较大,但受小麦、玉米价格影响,也纷纷追涨。我国大豆消费三分之二依靠进口,国际市场一涨价,国内豆油价格也跟着上扬。

  目前,政府已陆续开始开仓拍卖粮食,部分品种价格猛涨的势头会得到抑制。2007年我国将更为重视粮食安全和粮农利益。如果没有不可预料的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原因,粮食不一定会继续增产,但也不至于大幅减产。也就是说,粮食供需仍将大体平衡。

  不过,也有专家指出,我国粮食安全仍存在隐忧: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粮食进口量的细微变化就可能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另外,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由此看来,紧平衡将是中长期我国粮食供求的常态。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