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把纳税高成本降下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 05:0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吴睿鸫

  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近日联合公布了全球纳税成本调查报告。中国以每年872小时的纳税时间、47项需缴纳的税种、繁琐的税务条目和落后的纳税手段,在175个受调查的国家(地区)中纳税成本高居第8位。

  虽然这份报告在选取数据、计算方法和观察角度等方面,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它反映出的中国纳税成本高这一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对于国内纳税成本为何居高不下,专家认为,主要是纳税人纳税意识差、征管手段滞后以及繁琐的税收条目。笔者在赞同权威人士解释的同时,还认为有其它更为深层次的重要原因,比如征收成本、税负过重、税收征管“偷懒”以及内外资企业不平等待遇等。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纳税成本与征税成本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税务部门的征收成本越低,民众与企业的纳税成本自然也会随之降低。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我国的征收成本与国外相比,有着“天壤之别”,并呈现出“一路走高”的趋势。比如说,据美国国内收入局1992年年报统计,当年税收征收成本65亿美元,占税收收入总额11207亿美元的0.58%。新加坡的征收成本率为0.95%,

澳大利亚为1.07%,日本为1.13%,英国为1.76%。而根据我国
国家税务总局
的数据测算,1994年税改前,我国税收征收成本率为3.12%,1994年税改后,征收成本有所上升,到1996年约为4.73%。据估算,到上世纪末达到5%—8%。

  其次,中国内地企业需交纳47个税种。难怪乎,从2000年进入《福布斯》统计开始,中国的税收负担指数便一路上扬,2002年位居第三,2004年第四,2005年更是以160的指数“跃升”全球第二。客观地说,企业目前税务负担确实较重。虽然在经济发展当中,企业净所得绝对额在增加,但在增长过程中,国家拿大头,企业拿小头,其结果是财政连续多年超GDP增长。

  第三,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各项税征收管理方式置多种现实情况而不顾,将复杂化问题以“一刀切”的方式简单化处理。税务职能部门则从自身利益为着眼点,将征管便利留给自己,把成本和负担乃至损失统统都甩给社会,这种行为,说轻一点是“行政偷懒”,话讲重些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意识。

  此外,尽管我国纳税成本高得惊人,但外资仍源源不断流入。按常理,纳税成本越高,吸引外资能力就越弱。为什么会出现匪夷所思的事情呢?原因在于国内对外资实行是“超国民待遇”税收政策。数据显示,由于实行内外企业有别的税收政策,导致我国在外资企业方面每年大约少收入2000亿元的税收。加上

出口退税,外资和外部消费者受益更多。这种内外有别的政策,同样也间接地加剧了国内企业和公民的纳税成本。

  总之,面对纳税高成本,在征税成本、降低税负、征管观念和所得税统一等方面,国家应想尽一切办法,穷尽一切手段,尽早把居高不下的纳税成本降下来,造福于企业和百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