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心态,决定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0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盛噶仁波切心得》

  华文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丁 彤

  在书店偶然发现了《盛噶仁波切心得》,让人颇为好奇的是,书的作者是一位活佛,读后很受启发,就像干渴之时饮下一捧清泉,滋润心肺,神清气爽。

  盛噶仁波切是止贡嘎举的活佛,止贡嘎举是藏传佛教的一个分支。说到藏传佛教,我们感觉很神秘,像世界屋脊上的蓝天、雪山,而盛噶仁波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他对宗教、对现代生活的认识。

  对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开篇伊始,作者就做了一个很有趣的游戏:

  把英文字母ABCD……XYZ分别对等于1—26数字,来看看各种因素的重要性:

  Hard work(努力工作)=H+A+R+D+W+O+R+K=8+1+18+4+23+15+18+11=98%

  看来“努力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再来看看其它因素:

  Knowledge(知识)=96%

  Love(爱)=54%

  Luck(好运气)=47%

  Money(金钱)=72%

  Leadership(领导能力)=89%

  而Attitude(心态)=100%

  这个游戏不仅有趣,且醍醐灌顶!我们通常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往往并不是最重要的,而真正最重要的东西又被我们忽视了!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商业化,人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人的生活常常处于失衡状态,媒体上经常报道,有多少比例的房奴、大学生有心理疾病,而我们身边的白领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儿就是“郁闷”。

  当一个国家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的时候,宏观上巨大的发展动力也在微观上给每一个人以压力,这个压力如同人的影子,无法逃避,即使你发展了、进步了,也可能面临新的、更多更大的压力。就如同你长高了,影子反而会变得更长。

  既然无法逃避压力,就有一个如何面对的问题,因为压力、挫折而不快乐,这种不快乐岂不是让我们更加的不快乐?既然已经失去了一些东西,如果再失去快乐,失去的岂不是更多?所以,作者说,“心态,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圆满,也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是不是快乐幸福”。

  作为一个藏传佛教的活佛,盛噶仁波切对宗教的看法让我们耳目一新。他以很平实的心态,很朴素的语言,向世人介绍藏传佛教,也纠正一些对宗教想当然的误区:

  宗教不是迷信,更不是算命,“佛法修持到一定程度,确实有些高僧或上师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如果运用自己的法力满足私欲,则不是真正的佛门弟子;同样,如果用自己的法力满足别人的私欲,甚至是邪恶的欲望,那就已经接近魔了”。

  看到这里,让人想起“崂山道士”的故事,穿墙术是学会了,可一生出偷盗的邪念,法术立刻不灵了,结结实实地碰了壁!

  开光,我们都认为应该找高僧,这样就比较“灵”。但作者告诉我们,开光不是使“神通”,“如果一个人的神通比你心中那尊佛的神通都强大,那么,你信佛法还有什么意义”,“每一个给佛像开光或加持的僧人,在做法事的过程中。其本心都是一样的,并没有神通大小的区别”。

  这话普通人说了,我们或许不信,但从一个活佛口中说出,分量就不一样了。想想也是,心诚则灵,何必“一生好入名山游”?

  对于佛教的显宗密宗之分,还包括基督教等其他的宗教,作者做了这样的阐述,“宗派本所谓有,无所谓无,一切有无,都在人心。无论哪种宗派,不都是佛家吗……比如基督教,他们也要求众生平等,也要求与人为善,从根本上看,我们都是普渡众生的,只不过有一些要求不同,有一些方法不同。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论个高低,非要争论谁好谁不好呢”。

  这是一本弘扬佛法的书么?是,但不完全是。笔者以为是一位走进现代生活的活佛,以佛学视角阐述他对现代生活的认识。

  盛噶仁波切也上网,也看电影《天下无贼》,也接触京城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所以他的书写得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书里穿插了很多故事,赵州的“吃茶去”、“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孔子的故事,甚至还有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的轶事,MBA教材的案例,看出作者在文化学上的造诣,信手拈来,恰到好处。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对本不大熟悉的藏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虽然我们没有登上青藏高原,但我们也能看到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一个成员的生活和精气神,神秘而新奇,亲切而和谐。

  在整天喊着“累”,喊着“郁闷”的生活里,整天忙得一塌糊涂的快节奏中,我们确实需要时不时地摆脱出来,想一想生命、人生的意义,在长途跋涉中给自己一个心灵驿站,精神家园。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