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消费升级概念再现升机 价值与成长造就补涨行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9:38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徐建民

  昨天大盘指数再创新高。消费升级概念股再次受到资金的关照,显现出生机勃发的景象。酿酒、商业连锁、旅游酒店、银行证券等都被增量资金所关照,走在行情的前沿。价值及其成长性都不错的上市公司,出现了强烈的补涨行情走势。比如消费品类上市公司当然也包括一些非物质性消费的上市公司,如旅游服务类等。

  以贵州茅台沱牌曲酒古越龙山等为代表的消费类个股,成为新增资金吞食的对象。尤其是关系到居民消费升级的消费股,即主要体现在旅游、汽车等行业中。

  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酿酒食品板块属于典型的消费升级概念股,其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居民收入增长后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了,因此,健康的酿酒食品有稳定的需求增长。二是随着居民收入提升,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也加大了,比如近年来白酒消费总量一直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但名牌白酒和中高档白酒产品则持续增长。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消费升级所带来的推动力是持续的,它也就成了机构投资者争夺的对象”。

  例如第一食品,目前第一食品黄酒毛利率保持在60%的水平,比行业平均毛利率要高出30个百分点左右,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在上海这个初见长成的黄酒中心,公司占据了天时、地利和人和,其他公司即使打入这个市场,也将付出较高的代价。未来几年公司黄酒业务增长仍然可以看好,第一食品的业绩、市场占有率等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未来市盈率水平显示都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投资区域内,目前借助于人民币升值的东风,消费品中酒类上市公司的价值必将在以黄酒品牌为首的第一食品上得到恢复性的体现。

  统计显示,机构投资者对酿酒食品类个股依然痴情不改。从三季度基金季报看,基金公司重仓持有的酿酒食品类个股近200亿元,其增持明显的贵州茅台股价近期先后创新高;统计显示,三季度末,QFII十大重仓股中燕京啤酒和青岛啤酒占了两席,今年以来花旗银行和富通银行两家QFII一路增持燕京啤酒,三季度末花旗银行持有5380.5万股燕京啤酒,占流通盘的11%,机构对食品消费类个股的偏爱可见一斑。

  国际大型投资机构以及QFII投资对消费升级概念情有独钟。一周内,高盛出手福耀玻璃美的电器,显然是其战略步骤的具体实施。 高盛连续出击中国A股市场,看似频繁,其实是有备而来。高盛中国策略师邓体顺此前曾表示,仍然长线看好消费品类股票对于行业投资的选择。邓体顺提出,消费品股票蕴含最佳的长线投资机会。他认为当前的政策倾向于平衡经济增长,从投资和出口向国内消费品倾斜,因此,领先的国内消费品品牌企业、互联网、媒体、金融服务和房地产行业的股票表现会跑赢大市。 在对国内股票资产的配置方向上,汇丰也更加看好有强大基本面支持的消费类行业和公司。比如,在地产类资产的选择上,汇丰的投资团队更加倾向于有土地储备的全国性公司。显然,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的专业投资机构,对消费升级概念的关注首先在于该行业的龙头企业。

  像酒类中的茅台、燕京啤酒;商业流通中的王府井苏宁电器;旅游类中的中青旅、首旅股份等,这些龙头企业业绩增长潜力巨大。

  统计显示,近3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3年平均增长率在10%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提供的数据,2006年1~9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5%。2007年,宏观经济向好、奥运经济、财富效应等因素将带动国内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在消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更值得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4,8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