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2007两税合一尘埃落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9日 06:19 中国证券报

  两税合一后,内资企业适用的法定税率将明显下调,故目前执行低名义税率的上市公司不会感受到明显的好处,而执行高税率的公司则会受益

  本报记者 周明 北京报道

  在经过了一年长长的等待后,以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为目的的“两税合一”议案将在今年人大常委会最后一次会议上获得初审。

  无论是从税制改革整体进程,还是从入世后为内外资企业创造公平共舞的平台,或是从保持我国经济活力等角度看,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都处于“执牛耳”的地位。

  分析人士称,新企业所得税出台会导致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一降一升”,也可能导致国内投资增加、国外投资减少。这对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双顺差”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006:“上会”一波三折

  “两税合一经过一段艰难困苦的挣扎之后,终于将迎来曙光。”日前接受采访时,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略显凝重地说。

  而早在今年年初,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安体富就用“迫在眉睫”一词形容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的迫切程度,但是,每次充满期待地准备“上会”,却一次次带来失望, 4月、6月、8月、10月的四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企业所得税法草案都没有机会列入议程。

  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十月份两税合一草案未能上会,意味着这一法案今年将被搁置,明年三月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可能性很小。因为,按照一般立法程序,一部法案要经过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后才能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所以,如果十月份还不能上会,这意味着即使十二月上会,人大常委会也只能审议一次,明年提交人大审议就来不及了。

  “事情是有特例的,如果各个方面都比较成熟,也不一定就要审议三次”,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一位人士指出,如果法案比较成熟,常委会也可能一次通过,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明年上会,似乎又露出曙光。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等部门有关人士最近纷纷指出,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已经基本取得一致,目前只是立法程序问题。

  “关于税率、过渡期安排、产业优惠原则等信息目前已经比较透明了”,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如是说。税率在24%—27%之间,优惠期在3—5年,将实行对内外资企业实行统一的产业优惠政策等几乎能够见诸于各种媒体。

  似乎,我们需要的只是在等待2007年的到来。

  2007:企业投资倾向将增强?

  高培勇提醒到,虽然两税合一几乎没有悬念,但是,2007年整个税收环境将呈现和2005年、2006年一样的态势。因为,即使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顺利通过,其真正生效还得等到2008年,另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增值税转型也会和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牵手前行”。

  2007年,只有等待吗?答案是否定的。即使在实施前的准备期,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也会给市场带来影响,而这一影响的根源在于“预期”。

  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后,给市场带来的第一个信号是“对内资企业有利,对外资企业不利”,因为,改革的方向是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而外资企业所得税提高。

  清华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主任林双林分析称,在这种信号下,内资企业会预期企业未来利润上升,从而加大投资;而外资企业则会预期到企业未来成本提高,从而准备减员、提价或者退出。

  林双林认为,减少企业的成本对提高经济的活跃程度是很有利的,“私人投资是逐利的、理性的”,所以私人投资的活跃能够使整个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高培勇指出,从今年的情况看,政府今年的预算内和预算外的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将超过30%,接近改革开放初的水平,导致了“中央政府调控地方政府,以及政策调控效果减弱”等等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活跃私人投资显然是化解这一矛盾的一条途径。

  林双林还认为,私人投资活跃还有利于解决就业等社会深层次问题。两税合一后的第二个信号是,目前林林总总的税收优惠可能都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以产业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而这一优惠的转换使中外企业站在同一舞台上。

  高附加值、高科技等国家鼓励的产业都将享受到优惠,而那些低附加值、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即使如今身处开发区、高新区,即便你打着外资外企的旗号,也不能被惠及。“在得到这个信号后,不仅会使国内企业在投资时更注意投资的方向,也会引导外资企业逐步向我国鼓励的产业转型。”贾康如是说。

  两税合一后的第三个信号是,区域优惠将被淡化,东、中、西部获得的投资机会将更均衡。

  林双林认为,目前东、中、西部获得的外商投资比重严重失调,这一方面是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我国过去政策向东部沿海倾斜造成的。两税合一后,外资企业可能会开始调整战略布局,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区域优惠会逐渐被淡化,而中、西部地区将以丰富的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等受到外资的青睐。

  “三个信号”仅仅是调整的开始,而真正的角逐将是在2008年。

  2008:舞台搭成 内资企业起舞欢

  顺利的话,2008年,内资企业将会享受到比现在低6—9个百分点的“税收优惠”;新进入我国的外资企业也将享受同等待遇,而“老外援”随着续约期的临近,也将不得不考虑需要适应新的环境。

  如果在2007年调整到位,2008年将呈现出这样一番景象:企业投资活跃、就业岗位增加、外商投资逐步转型、增值税改革随即开始……

  高培勇说,真正意义的税制改革将会在2008年到来。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后,将为增值税转型带来“钥匙”,从某种意义上讲,“两税合一”,关系到整个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进退。

  企业所得税改革最终形成的启动方案,可能就是“捆绑上市”———在适当的时机,将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改革一并推出。“由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是我国的主力税种,所以这两项改革开始才标志着真正意义的税制改革起航。”高培勇说。

  高培勇自信地说,税收征管体制逐步完善和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等因素使我国税收收入持续增加,这也为消化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和增值税转型的“税改成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人士称,新企业所得税出台以后,内资企业税率下降,外商投资企业税率上升,这可能产生“内进外退”的效果。这对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双顺差”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外,以行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将同时影响内、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进入享受优惠的行业,而外资企业会舍“大陆货”而顾税收优惠行业。贾康认为,这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大有裨益。

  两税合一后,内资企业适用的法定税率将明显下调,故目前执行低名义税率的上市公司不会感受到明显的好处,而执行高税率的公司则受益;此外,扣除标准趋于统一,也将给白酒、银行等需要缴纳营业税的上市公司带来福音。

  林双林进一步解释企业所得税深层次的意义:“企业所得税两税合一将会缩小贫富差距”。内资企业税率降低后,企业投资将会更活跃,不仅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还为提高企业整体工资水平打下物质基础。

  “两税合一”经过明年的萌芽,将为实现所有这些希望打下基础。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