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7万亿 A股市场步入深水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05:37 中国证券报

沪深股市总市值突破7万亿A股市场步入深水区

  本报记者 闻召林 赵彤刚

  多年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言:“发展资本市场是需要一些激情的”。行将结束的2006年,无疑是资本市场激情燃烧的一年。

  这一年中,股权分置改革“又快又好”地推进,上市公司清欠展开全面攻坚,券商风险处置与综合治理基本收官;

  这一年中,“新老划断”顺利启动,工行、中行等一批大型蓝筹公司平稳着陆A股市场;上证指数从年初的1100多点起步,一年内超越11个整数关,并于上周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一年中,A股总市值突破7万亿。由于股市的资金分流,三季度末居民储蓄首次实现负增长。仅11月以来就有4只基金发行超过100亿份,嘉实策略增长基金更是一天之内募集419亿;

  种种迹象显示,7万亿之上的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全流通交易、大蓝筹主导、机构博弈的深水区。

  深水区标志之一:全部可流通

  历史有时犹如一句玩笑。

  去年5月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后,上证指数曾在一片恐慌氛围中击穿1000点大关。当时有“空头”放言:股改如不停止,沪综指500点见!

  一年多后的2006年10月9日,已股改公司股票恢复原来名称,中国资本市场特殊而短暂的G股时代画上句号。此举标志着,A股市场进入了“全部可流通”时代。此后,像是回应一年多前“空头”的玩笑,沪综指在两个月里连续攻克了1900、2000、2100、2200点四大整数关。

  至记者发稿时为止,上证综指创下了2275点的纪录。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内地股市表现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名列前茅,沪深300指数更以超过83%的涨幅,排名全球主要股指前五位。

  “这是股改效应在发挥作用,到今年年底股改基本大功告成,初步达到了多赢的局面:大股东享受到了流动性溢价带来的资产增值;工行、中行、国航等大盘股成功登陆A股;投资者信心也大大恢复,股市恢复性上涨,让许多被套达5年之久的股民解套。”作为股改见证人的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至今不忘为股改鼓与呼。

  由于指数的连续攀升,加之大型蓝筹的不断加盟,A股总市值也水涨船高。12月1日,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7万亿大关。这一规模已占今年预期GDP的三成多,而去年底这一比例还不到18%。7万多亿元的总市值,已超过10月份时居全球第10位的俄罗斯股市,当时其总市值是9050亿美元。

  “证券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其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将逐步发挥。不过,与世界各国股市与GDP比例普遍为70-80%相比,仍然明显偏低。因此,我国市场发展潜力依然很大,明年沪深股市市值将可能突破10万亿元大关。” 业内知名专家华生作出这样的预期。

  李振宁更是放言:“未来3至5年,中国股市总市值将突破20万亿元。如按照美国股市市值是其GDP的130%的指标,以今年全年GDP计算,中国股市总市值至少可以达到26万亿元。”

  标志之二:大蓝筹主导

  工行、中行等一批蓝筹公司的上市,意味着A股市场的一次大换血,或者说是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一次“推倒重来”。

  一份券商研究报告显示,两市1400只A股中,工行、中行、中石化、招商银行上港集团宝钢股份6只股票总市值均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工行总市值已超过1万亿元。目前这6只股票总市值已达3.3万亿多元,几乎占A股总市值的一半,是当之无愧的“航母舰队”。

  “明年将会有更多大盘蓝股回归国内A股市场,这是发展趋势。如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都将陆续回归,国内投资者也可以有机会分享到其中许多处于垄断地位公司的丰厚利润。”在华生看来,A股的大蓝筹时代已经是不可逆转。长江证券在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则预测,2007年预计将有10家左右大盘蓝筹股上市,融资规模将在1000亿元到1500亿元。

  得益于工行、中行等IPO的实施,今年以来内地和香港证券交易所的IPO筹资总额已超过450亿美元。这一IPO总额首次超过了美国,仅次于新近崛起的英国,成为今年全球第二大企业融资来源地。

  这让全球证交所大老———纽交所及纳斯达克再也坐不住了。临近年末,两家交易所掌门人几乎同时现身中国。

  11月28日晚,纽交所总裁约翰·塞恩在上海宣称,选择国内和纽约两地同时上市,即A+N,是中国企业“最好的上市方式”,并希望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交叉持股。他还同时透露,美国证监会正在对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尤其是404条款进行修订,以降低在纽交所上市公司的门槛。

  11月30日,刚刚到中国的纳斯达克总裁兼CEO罗伯特·格雷费尔德毫不掩饰地表示,欢迎更多优秀、高质量的中国公司到纳斯达克上市。

  这是一场有关资源配置权与定价权的“火拼”。除了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外,伦敦交易所、德意志交易所、东京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等,都已经纷纷加入到争夺中国上市企业资源的行列中。

  标志之三:大机构博弈

  大鱼总是出没在深水区。

  伴随着蓝筹时代的到来和股市容量的不断扩大,机构博弈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统计显示,目前已有60多家基金公司,开放式基金净值已经突破5000亿元;保险资金直接间接投资股市资金已经在1500亿元左右,保险公司作为长期投资机构频频出现在许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排行榜中;QFII额度已达86亿多美元,很快将突破100亿美元的上限;与此同时,券商、信托公司纷纷推出规范的集合理财计划,私募性质的基金规模迅速成长。

  目前A股市场中基金、券商、QFII、保险、社保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所持市值,已占非限售流通股市值的三分之一多,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推动股指上扬的主力。“大批蓝筹股的上市,也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可投资的对象,使其有了用武之地。”华生认为。

  在机构博弈时代,"基民"取代"股民"将是大趋势。事实上,在本轮行情中,与“赚了指数不赚钱”的中小股民不同的是,投资基金的“基民”却享受到了专业机构理财带来的不菲收益。

  标志之四:多层次市场与多元化产品

  创新,永远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今年9月8日挂牌,将于明年年初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这将是事隔“327”国债期货风波12年后推出的首个金融期货。而国债期货、利率期货、

汇率期货等其他金融衍生品,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设计中。

  自2000年以来,深交所一直没有停止创业板市场的准备工作。尚福林在12月1日曾表示,在

中小企业板实践积累和参考海外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将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整合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研究建立合格投资者与私募发行之间对接机制,形成与公开发行市场互为补充的私募发行市场,这一切都已提上议事日程。”

  尚福林在为市场各方描绘了一个构建多层次市场的路线图的同时,也将更多的悬念留给了2007。因为,7万亿之上的A股市场已经闯进了变化莫测的深水区,在这里,风险与机遇同样触手可及。

  看似艰难的2006给市场各方带来了幸运,貌似轻松的2007或许潜藏着更多的悬念。

  明年将会有更多大盘蓝股回归国内A股市场,如中石油、中海油、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未来3至5年,中国股市总市值将突破20万亿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