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轻舟已过万重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04:3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申银万国桂浩明

  2006年的12月14日在中国证券史上留下重重一笔。在整整五年半以前,也就是2001年的6月14日,上证综指创出了2245.44点的新高。而这个记录是在5年半之后才被改写。这天上证综合指数突破了这个被认为是长期头部的位置,最高达2250.32点,收在2249.11点。一项新的股市记录从此诞生。

  面对新的股市高点,投资者普遍感到振奋。去年6月份,沪市曾经下跌到998点。谁也没有料到,到了今年的12月份,股指已经把这些失地全部收复了。当然,也有投资者会产生些许担忧:当年股市就是在2245点见顶下跌的,如今是否能够避免重蹈覆辙呢?现时的2249点,和当时的2245点,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站在今天回眸5年半前的市场,人们恐怕都不寒而栗。当时虽然股市看上去轰轰烈烈,但是却是充溢着投机的色彩。统计显示,那个时候股市的平均市盈率接近60倍,盘面上有大量股票价格在40元以上,而它们的市盈率普遍高达100倍。与此同时,市场上叫得最响,同时也是最有蛊惑力的一句话是“消灭5元以下的股票”。在一些投机资金的鼓动下,市场不时出现一波又一波的投机浪潮,一些虚构利润、过度包装的公司,变成了人们追逐的重点,其股价在幕后庄家的操纵下扶摇而上。如果说股价的高低,最终还是要由市场来决定的话,那么更严重的问题则在于当时的投资者结构是畸形的,不但严重缺乏机构投资者,而且有大量的违规资金留在场内活动,非法的信用交易支撑着庄股虚高的股价。

  显然,在这种格局下所创出的新高,并不能说明市场的繁荣,也不代表投资机会的出现,而只是表明股市泡沫在不断膨胀。因此说,它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也承受不了正常扩容的压力,更无法等到社会的真正认可。果然,2245点高点出现以后,股市就出现了大幅度的调整,开始了沪深股市历史上最漫长的熊市之旅。

  5年半过去了,当股市重新踏上2245点的台阶时,虽然点位与过去相似,但市场状况却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都注意到这样的事实:现在,沪深两市完成股改的股票平均市盈率不过22倍左右,加权平均的股价是6元左右。显然,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有吸引力的。另外,如果说这几年在市场结构上出现了一个大的变化的话,那就是投资者队伍得到了优化,以公募基金、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以及QFII等为代表的机构,客观上已经成为当今最重要的投资群体。在合规的渠道上,大量资金不断涌入,不但支撑了对已上市公司进行价值发现的需要,而且也化解了新股以及“小非”解禁所带来的资金压力。过去非常容易恶化的供求状况,现在奇迹般地演变为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状态。

  最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市场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的

股权分置问题,在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之后,基本上获得了解决,其意义不仅是使得不同类型的股票投资者从此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还在于让人们对股市的未来发展形成了稳定的预期,还使得股市发挥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有了现实的可能。实际上,一年半以来,股市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向好的氛围中节节走高。也许,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这一切是来得太快了,但细察之下我们又发现创新高的步伐是那样的扎实。

  毫无疑问,对照2001年和2006年的

证券市场,当投资者充分认识到这先后两次创新高的不同内涵之后,一定会相信如今的新高记录,不会保持很久。对于一轮波澜壮阔的大行情来说,创历史新高将是一件不再是新闻的平常事。换言之,克服了障碍的中国
资本市场
,也一定会稳健而扎实地发展下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