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游残酷搏杀 玻璃业重组箭在弦上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04:3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李坤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提出将严控新上项目,并将制定和发布《平板玻璃工业市场准入条件》,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平板玻璃总产能控制在5.5亿重量箱,并鼓励玻璃制造企业重组、兼并,使前10名玻璃企业集中度达到70%。 有玻璃行业分析师认为,该政策的公布和实施将有利于玻璃行业未来健康发展。但海通证券研究员傅梅望持有不同观点,这一政策影响并不会马上显现,市场调整是个渐进过程。 上游竞争激烈 傅梅望表示,此次调整和控制的主要是玻璃制造行业众多生产平板玻璃的上游企业,由于业务单一和竞争激烈,这类公司普遍效益不佳。 数据显示,近年来玻璃总产量以每年5000万重量箱递增,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3%以上。仅2004-2005年,新建成投产浮法玻璃生产线共47条,新增产能1.4亿重量箱。而2006年,新建成投产和在建的生产线就达到20余条,产能将近7000万重量箱。 产能的急剧扩张,以及近年来纯碱和重油等原材料价格上升,使整个行业利润水平下滑。据了解,2005年末,全行业净利润不足10亿元,同比2004年下滑61%,全行业亏损比例达到26%,2006年1-9月整个行业仍处于净亏损状态。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平板玻璃产销量2.94亿重量箱,增长13.2%,平板玻璃制造业净亏损达到10.2亿元,而去年同期实现利润总额8亿元。 目前已上市的8家上市公司中,已经预计全年亏损的有洛阳玻璃、耀华玻璃和方兴科技,耀皮玻璃虽然没有预亏,但是业绩也出现大幅度下滑。只有福耀玻璃和三峡新材业绩出现40%以上增长,不过三峡新材的净利润只有254万元;南玻A和金晶科技的净利润仅略有增幅。从产品结构来看,亏损较大或业绩下滑的公司都是浮法平板玻璃业务占较大比重的公司———耀华玻璃占98.8%、洛阳玻璃占99.06%。 下游延伸产业突围 上游平板玻璃的激烈竞争促使部分公司转向深加工向下游延伸。据傅梅望和上海证券谢曙光介绍,目前玻璃制造企业的深加工能力不足30%。 目前,盈利状况最好的福耀玻璃继续扩张其在汽车玻璃领域的业务规模。谢曙光分析,日前福耀玻璃引入高盛作为战略投资者,向其定向增发约10%股份,募集资金约8.9亿元,也是为了扩大汽车玻璃业务。他认为,一方面所获资金可巩固福耀玻璃在汽车玻璃行业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其可能借助高盛拓展北美业务。 南玻A则主要向工程玻璃、精细玻璃领域发展,该公司的工程玻璃业务今年前三季度订单饱满、供不应求。同时,该公司在天津、江苏吴江、成都、东莞四地的工程玻璃项目今年也都陆续开始开工建设,逐渐形成在全国东南西北四地的建筑节能玻璃生产格局。此外,南玻A还向太阳能光伏产业进军,其中日熔量250吨的太阳能光伏超白玻璃压延生产线项目将于2006年四季度点火投产;4500吨多晶硅材料项目和年产25兆瓦的太阳能光伏电池项目也将已开工建设。 耀皮玻璃同时向建筑工程玻璃、超白玻璃、汽车玻璃、高品质浮法玻璃等方面发展,并且形成相当规模,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玻璃深加工业务收入79903万元,已经大大超过浮法玻璃业务实现的54000万元主营收入。 金晶科技的方向是向高档浮法玻璃和超白玻璃领域延伸。数据显示,这两项业务的毛利率分别高达26.39%和47.40%,二者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合计起来已经接近50%。 方兴科技继续加大对ITO导电膜玻璃及相关产业的投入,今年前三季度ITO导电膜玻璃实现业务收入14144.5万元,毛利率为27.71%。 洛阳玻璃则可能向TFT-LCD(平板显示屏)用玻璃基板方向发展。目前洛阳玻璃的控股股东洛玻集团已经进入玻璃基板产业,并投资2.6亿元兴建了CSTN用薄板玻璃生产线,该生产线于今年5月制作出厚度为0.55毫米的CSTN玻璃基板。但在TFT用玻璃基板方面,目前没有实质性的动作。 耀华玻璃则向工业技术玻璃延伸,不过目前该项业务在公司所在比重很小,前三季度的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10%。 不过,谢曙光认为,即使进行下游延伸,也并不说明都会成功。他以汽车玻璃为例说,“目前该业务其实就集中在少数几家国际大公司手中,后来者进入壁垒相当高。” 重组时机已到 很多研究员认为,由于整个行业高度分散及部分公司亏损加剧状况下,已经到了极好的重组时机。傅梅望认为,虽然目前很多公司积极向下游延伸,但向下游延伸意味着要加大资本投入,因此自身的现金流状况不好,通过自身的能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不现实。傅表示:“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进行资产重组是较好选择。” 今年以来,市场已经多次传出洛阳玻璃和耀华玻璃将进行重组的消息。今年9月市场又传出联想控股旗下弘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收购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进入2007年后,若发生亏损的耀华玻璃和方兴科技仍无法扭亏为盈,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不过,傅梅望提醒记者,虽然整个行业可能进入到了一个重组的最佳时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重组活动就会马上进行。他表示,由于重组过程涉及到当事各方的重大利益,因此重组也必然会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博奕过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