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取暖,“市场化”还是“公益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09日 04:42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日前,新华社乌鲁木齐电:由于担负大面积供热任务的新疆华电苇湖梁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苇湖梁电厂)烧用劣质煤导致热电锅炉“罢工”,因此,12月3日起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及天山区区域共计400万平方米范围内上万户居民住宅及单位停暖。

  说起劣质煤进炉膛的原因,新疆苇湖梁电厂党组书记杜伟有些无奈。他说,今年以来,原煤供应紧张的局面一直未能缓解,签约供煤商———神华能源新疆有限责任公司只能提供其80%的生产用煤,“为不耽误生产,只能选择一些小煤窑的煤。”

  “乌鲁木齐停暖”事件在我看来,是供热“市场化”的反面教材,它以事实提醒我们:如果过快追求北方冬季供暖的“市场化”改革,而没有考虑到民众与市场的承受与调节能力,必然会引发一系列深层次问题。

  尽管供热牵涉到用户、供暖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利益近年来,但近年来北方供热“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加快。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由于企业和用户的力不从心,导致社会对热费的整体支付能力不够。据统计,哈尔滨市有近50%的国有企业关停,致使2001年全市供热费收缴率仅为60.1%。而哈尔滨的困境在中国需要供热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于是,供热“市场化”提上议事日程,其核心价值是解决供热企业的营运收入保障,民众承担的费用比例更高一些。但无论供热“市场化”路径如何设计,在面对供暖费用缴纳不足而民众寒冬盼望获得供暖服务的矛盾时,政府的当务之急,应该是保证困难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起码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不能推卸的义务。

  在我国辽阔的北方,现在的季节是接近乃至低于零摄氏度的气温,个人的抵抗力显得那么弱不禁风,温暖的家才能保护自己免遭寒流的侵袭。对于那些本来已身处困境的困难户和低保户来说,供暖是人们冬天里的生存条件,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生活条件。终止供热带来的风险,是他们不能承受之重。

  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关注的最终落脚点,不在于如何改革供暖体制中三方的利益切分,实现公平、公正、高效、经济地分摊供热成本问题,也不在于新的分户计量方式是否能解决计量供暖收费的问题,而在于面对那些确实已经无力支付供暖费用的人们,政府必须马上采取办法保障他们在冬天里获得足以维持生存和生活的基本条件。

  当现实决定了供暖体制的改革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时,政府必须承担更大的支出,政府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供暖企业提供必需的财政支持,最终都是为了让所有老百姓都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只要有一个老百姓家出现无钱缴纳供暖费用的情况,那么政府就应当站出来为他“买单”。

  总之,让百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是政府的当务之急,也是供暖改革的最终目的。而“乌鲁木齐停暖”之所以成为供热“市场化”的反面教材,恰恰在于成本压力过多地停留在企业与民众之间,政府“有形的手”没有及时发挥调节作用,造成“市场化”全面压倒了“公益化”,带来企业牟利心态的激增以及行为的短视。这些教训,已经在我们的

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中反复出现,我们应当避免供热“市场化”重蹈覆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